作者:轻澜
1
天才之人之所以伟大,只因决心投入一切,全力于一点。
前不久,我协助实习单位的保安大叔挂灯笼,贴窗花、福字。大叔拖着人字梯,里外忙活。
我踩着梯脚,以防打滑,仰头看着大叔将大红灯笼挂好。冬日里的凉风窜入我的领口、裤脚,腿脚也开始泛凉。
刚开始灯笼挂歪了,大叔几番调整,灯笼还失手砸了下来,所幸四周无人。最后只剩下稍稍无可避免的倾斜,大叔才算满意,拍拍手,咧嘴笑了。
花费了整个上午和中午,才总算装点好。看起来,年味甚浓。
闲下来,就回味起大叔干活时反复嘟囔的一句话,“做一件事,就要做好。”如上,大叔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是我第一次出来实习,主要是在银行大堂(智能柜台)帮帮忙。朝九晚五,一天大多数时间是清闲的。
实习第一天,我给自己立下flag, 要在大概三天把我所能做的都熟悉一遍。因为害怕出错,小到修改个人信息,大到转账汇款,不论是否与钱接触到,我都会很小心。跟随智能机的指示,在引导客户输入的时候,多检查一下,减少犯错。
大叔所言,“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也即脚踏实地,从细微处着手,谨慎行事。
3
术业有专攻,先专而后广。
起初,我以为经理们是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互相会有交集,但不至于对每个人的业务流程都熟记于心。但我所见,并非我所想。
经理们几乎一人可以顶几个人,也就是说,一个银行所能办理的业务,每个经理都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他们对自己主要负责的业务得心应手,对其他业务也游鱼得水。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以外,若有多余的时间,帮助同事完成一笔业务可以增进与同事之间的“同事情”,你来我往,彼此间可以相互帮助,也可提升工作效率。
猴子摘玉米,抱了西瓜丢了玉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若我是这只猴子,不同的食物好比我所感兴趣的东西,我会先将玉米抱回家,再抱西瓜、捡芝麻。
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那就多吃几口。
4
晨会,为昨日复盘,为今日明确目标。
晨会很短,其中一个环节是大家汇报各自昨天的情况。在实习期间,我也有每天写实习记录,把我这一天遇到的人,看见的事记录下来,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估,也记录自己实习的心情。
及时的复盘,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值得改进。
行长在几次晨会上说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下:
1、身体第一,不抱怨,追求幸福指数;
2、风口上的猪,要培养自己的翅膀,否则飞不起来,会被淘汰;
3、了解自己的产品,才能对它有信心;
4、在营销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是一天良好的开端。
5
以终为始,过程与结果并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即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把最后的目标放在心上,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全心投入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之中。
我们总免不了去想:做一件事的意义是什么?以前没有做过,为什么要去做?只要完成任务,差不多就好,结果不都是完成了?
基于我自身的角度,对于一件事,如果我反复问自己,它的意义在哪里,我不仅没有答案,还会怀疑自己,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
做一件事,便专心于这件事,一心一意想着把它做好。不去想花费时间的长短,不去想外在的干扰因素,不去想自身缺少的助力,紧盯自己的目标:做好这件事。
事情本没有意义,有人诠释,便有了意义。
做一件事,就要做好,期待好的结果,付出极致努力,其他的,时间自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