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池水、笔走龙蛇或许是大多数人对于书圣王羲之的印象,同时这也映射到了书法家的身上。书法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同样也是一门大学问,古之书者甚众,而留名于青史的却不多,大多沦为了书匠,难道仅是未能达到墨染池水、笔走龙蛇的境界吗?
研习书法的物质基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王”指的便是王羲之家族,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叔父王导更是权倾朝野,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可见王羲之出生于名门望族,物质资源肯定是不缺了,更何况还出生于书法世家。此外,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古代不像现代,名帖不是你想观摹就能观摹得到的,这让不少人的艺术思维便局限在了狭小的空间里,甚至误入歧途,王羲之可谓是得天独厚了。
当然,缺少物质资源也不是就不能成为大书法家了。唐代书法家怀素,史称“草圣”,不师古、不法帖(怀素年轻时书法风格,此时尚未入书法之门庭,后游长安,师事张旭二年,才略得笔法),何须笔墨纸砚,寺庙中的万株芭蕉树的树叶就凑合着写了,最终书法自成一家,让人叹为观止!
可见,物资基础非为必需!但无论是王羲之还是怀素,却都有着墨染池水的功底沉淀。
社会文风
楚骚、汉赋、六代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书法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展放着不同的光辉。社会文风可谓是一大影响因素,社会安定与政治形态宽松是文风兴盛的必要条件。
要论中国文风之雅,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人说这三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当时北方有五胡十六国之乱,但南方却是长治久安,政治形态较为宽松,再者,仕人阶级的地位较高,这让文人有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适宜的文学土壤,书法也就随之而兴盛了。此外,魏晋之风骨也让人神往!
唐朝---世界性的帝国,文化比较开放,书法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如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怀素、张旭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大家。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兴盛时期,书法也有其发展的空间,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其代表人物。
元朝,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更有“九儒十丐”之说,书风凋零也是必然现象,说到元朝的书法大家赵孟頫,严格来说也不算元朝的书法家。(南宋灭亡后出仕元朝)
明清之际,八股文等思想禁锢及高压的政治形态,更加使得书法的发展举步维艰,明朝沈度的台阁体更是将书法囚禁于条框之内,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与悲哀!
书法技法
既谓之为书法,其必有法度可寻。学书法曰师承,亦谓之师古。其实就是研习古人的书法技巧,如隶书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书法作品中有精雕细琢的,也有乱头粗服的,各自褒贬不一,但却都有一定的技法可寻,古人的笔随意行,那是有淳熟的技法作支撑,不然要是想怎么写就这么写,那岂不成了天书。
对于唐代书法,自古有“颜筋柳骨”之称,这是书法家技法的体现,也是对于书法作品风格的品评。学习书法技法最为直接的便是临碑临帖了,从碑林书帖之中去了解字体的构造、感受线条粗细长短的视觉冲击及揣摩书家的运笔技巧。
可能有人会说,书家作品仅靠技法雕琢还是不行的,书法家善于造势,上下相衬、左右成势。否则,只能称其写得一手好字,不能称为书法大家。
其实,若要深论又何止善于造势,上升到艺术的范畴,书法作品就如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灵魂!
常说“字如其人”,书法作品中能看出一个书家的性情,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它不仅有技法的体现,还包含了书家对书法的理解及处世哲学,甚至连带着自己的情绪也参杂在其中,如同读苏东坡的书法,书生之气涓涓踊跃于纸上,可观而不可摹!
“欲速则不达”,在研习技法的阶段,还需凭下心来学习技法,水到自然渠成。
对书法的理解
“文人墨客”一词可谓经典,古代书法家首先也是一个文人,笔墨纸砚对于仕大夫来说是必需之物。
然而对于今人来说,舞文不一定会弄墨,弄墨也不一定会舞文了。在现代人看来,书法大多是退休老年人用来打发时间和附庸风雅的。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持这一观点的却不在少数。
首先,作为一种艺术,它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其次,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对于书法作品的理解,则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观念了,颜真卿的正大雄浑、赵孟頫的遒媚秀逸、怀素的率意颠逸,无论哪一种风格的书法,都有其可取之处,亦有其不足之处。
研习书法除了锤炼技法外,还需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加深对书法的理解。师承何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喜欢这一风格,书法不在于悦人,而在于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