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在喧闹的世界里,清醒地活》。
前言
自从国民幸福指数进入人们衡量生活质量的价值体系,越来越多的人在奔波生计之余把目标投向了诗和远方。自认为已经获得了幸福而常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可以毫不留恋地略过书中描述的有关幸福的四个幻象,而其他人——汲汲于名利、终日忙碌却始终在幸福之门外徘徊的你我,不妨在阅读这本书时带上亘横心底已久的疑问:
幸福,为什么这么难?
窃以为,我们这一代的不幸之一在于,尽管温饱随着社会发展渐渐不再是最大难题,我们还是没能避免幸福的定义愈趋飘渺。儿时把吃饱穿暖称为幸福的一代人已经长大,现在人们拥有的选择越发繁多,想要的是什么却越来越不确定。幸而,当人类在幸福的征途中艰苦跋涉,善良而热心的前人先于后辈们探索了四个透出微光的方向:对抗不舒适、积极思考、追求自尊,以及自我中心主义。
本书旨在告诉人们:前人的指引尽管热心,却也难免行差踏错。那四个方向的微光不仅并非发自希望,还带着烟火般的迷离与易逝。
书中观点 及讨论
1.对抗不舒适
第一个幻象是指,在社会的意识灌输下,多数人心目中对幸福的认知是:理想生活中没有不适。为了追求这种状态下的幸福,当面对无法改变的不适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回避。
对此,作者一方面指出,生活会让我们经历幸与不幸,幸福扮演的不是麻痹我们对不幸的感知的角色,而是我们内心能量的源泉……使我们以现实、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另一方面具体分析了回避机制,它包括对不适的拒绝体验,及采取行动进行控制或改变。这一机制之所以危险,不仅在于过度回避会导致人们对回避产生依赖性,还在于它阻碍了人们在生活中对舒适的体验,使人们生活受限、与世隔绝、进而陷入情绪病理化的恶性循环。
对于如何应对这种幻象,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忍耐:
“是屈服于情绪而非情绪本身阻止了我们前进”。当我们应对不适时,承认回避无效并观察自己的情感状态会对我们更好。
我认同:每个人都有选择不被情绪左右的自由。而对于幸福,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接受生活和不幸的事实。
2.积极思考的荒谬
积极思考的狂热拥趸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我们思维的产物,困难和不幸都是消极思维导致在作祟。因此,为了走向生活幸福,我们应当控制并消除消极思想。
作者对此并不赞同的原因在于:
首先,消极想法无法完全被控制,我们也很难强迫自己专注于赶走内心的消极。有实验表明:试图消除想法反而会加强随后产生的想法。 正如我们越告诫自己不要想“白熊”,反而越无法摆脱脑海里出现的白色身影。
其次,积极心理暗示——作为《秘密》一书中无比推崇的吸引力法则的实际应用之一——并非总是,或对所有人都有效。作者所例举的实验发现,对自身看法本就消极的人,在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时感到了不适。同时,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于,当作用有限的积极心理暗示法被应用在不能适应它的人身上,并没能达到预期作用时,会导致这些不适应者的内疚,而这,比没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时更痛苦。
那么,积极心理就完全不可取么?
并非如此。
作者在书中不仅指出积极思考与积极心理学并不相同,还提出了建议:摆脱思考束缚,不要被我们的所想欺骗。
在我看来,问题并非出在积极的态度上,而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思想并不与现实等同。即是说:
如果我们选择积极视角来看待事物和自身——ok,没问题;但如果我们把积极思考当做涂抹现实不幸的橡皮和黑板擦……不ok,问题大了。
3.追求自尊的海市蜃楼
自尊,通常被定义为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追求自尊,往往是我们行为的动力。
尽管未必如舆论所标榜般成为成功必备素质或正确人生的保险,自尊还是在大众的自我认知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追求自尊这柄双刃剑,会在因执着于优势、完美而在人际交往中脆弱的我们感到焦躁和压力大时,伤害我们。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对我们将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犯罪——全然归咎于自尊的报复。
作者建议那些只在偶尔满足自尊心时才感到短暂、不可靠幸福感的人,试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比起试图操纵一切而导致一旦事情失控就感到崩溃,善待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是趋近幸福的正途。所有为了“自尊”而一味自我勉强的人最终都会意识到,自我攻击非但无济于事,还会进一步拉低自尊。
4.自我中心的死胡同
自我中心自主义,从广义上说,涉及僵化、缩小的情感,这种情感认为世界唯我独尊,其缺陷之一乃是自恋。
书中提到:基于对自我价值过分担忧的自我中心主义导致的自恋,会使我们将自身形象与想象混淆。而这类对自我狭隘、错误的理解不仅使我们在社交中僵化、竞争心强而自私,还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心理上的脆弱,一方面源自社交中由自我中心导致的逐渐封闭,另一方面来源于:当我们在自我中心主义下越将自己归于某一头衔、某一社会地位、某一金融状况,则越受到这种“人设”的摆布。在宗教团体和一些组织中,服从“人设”背后的“一致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自我中心主义则是旁人通过“贴标签”构建我们的“人设”、从而掌控我们行为的帮凶。
当我们沉迷于自己的故事而陷入自我缩小的僵局时,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想法不等于现实。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身所想是大脑的思想而并非客观现实,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被大脑欺骗。
脑海中预想的不好结局真的会发生吗?“我以为”就一定是既定的未来吗?
如果此前你从未观察过自己的想法,不妨从现在开始尝试。作者认为,承认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是清醒的第一步,如果学会旁观自己的经历与思想而非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并进行换位思考,要走出自我中心的死胡同并非难事。
就我自身的体验而言,一旦开始自我观察和觉知,会体验到对自身的控制感。我注意到我是这么感受/想的,为什么?……经过层层推进的自我对话,我们会不断地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活得更有实感。
感想
多数提出问题和方法的书都会涉及到“度”的问题,在本书中也没有对回避机制等现象进行单一的是或否的判断。即便如此,我并不想把它归纳为一本告诉我们“凡事要适度”的书。
回避要适度、自尊要适度、积极思考要适度、自恋要适度……不,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这本书启发了人们去质疑。
你以为的幸福就是真的幸福吗?(这使我们意识到差异)
你的所想就是现实吗?(点明想法与现实的区别)
你想到的,就一定是你想要想到的吗?(这一点最关键,提醒我们自我觉知)
以上几点是,即便作者在书中对观点的论证不够完善也依然使我对这本书颇有好感的原因。
当然,因其校对问题而另读者产生的不愉快另说。
当我们受到舆论影响认为 xxx是个好东西 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们进行另类思考,这——在我看来——才是书名中“清醒”二字的价值。
评价
书籍由于校对问题导致了相当程度的阅读不适。
就内容而言还是能够引发思考,并对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带来启发的。
总的说来值得一读。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