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鼻炎,很多人可能都有切身体会,可能由于空气污染或者反复感冒或者遗传等其他什么原因,现在得鼻炎的人越来越多了。作为一名药师,虽然说不上是专业人士,但是由于我也是得鼻炎多年,今天就谈谈我与鼻炎做斗争的经历吧。
小时候,大概是我读五六年级时,我的鼻子经常不通气,最讨厌的是,一擤鼻涕就一大堆,还是那种黄绿色的浓稠鼻涕,甚至带着一点点腥臭味。伴随鼻涕的还有大口的痰液。其实要是在家也无所谓,但是上学的话就有很多烦恼,经常是老师正在上课时,我就在下面制造噪音,然后搞得自己和别人都很不舒服。而且桌斗里面经常会塞一大把的纸巾,真的是很尴尬。
可能有一天我实在觉得这样流鼻涕也不是个事,于是央求我爸带我去看医生。说实话,我从小很少生病,就像感冒发烧之类的事情基本很少发生,所以在我看来去看医生是件很大的事情。
我至今还记得,我爸爸把我带到镇上找了个开门诊的大夫给看的,他当时用很严肃的语气说,这孩子得的是鼻窦炎,这种慢性病不是一天两天能好的,你们要做好长期吃药的准备。
当时年幼的我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有点害怕。倒不是怕吃药,而是怕给家里增加负担。我知道我家里穷啊,我爸妈都是农民,我爸靠农闲在建筑工地打工挣家用。从小我妈就跟我说,我家里很穷,所以我从来不敢乱花他们一分钱。得了这样的病如何是好?
第一次看鼻炎,我记得大夫给我开了吃的药和滴鼻剂。但是只有几天的剂量。所以几天之后,虽然我也觉得鼻炎有点缓解了,但是并没有再去复诊,家里人说实话,也没把我这种不要命的小病当回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随着我渐渐长大,初中去了县城的中学读寄宿学校,我的鼻炎也起了变化。上了初中后,鼻子不再流那种讨厌的黄绿色腥臭浓鼻涕了,取而代之的是鼻子堵塞不通气。而鼻涕并不算太多。这种症状的鼻炎又持续了很多年。我也没想到过要去治疗。既然治不了的病,就不治了吧,这大概就是穷人的选择。
我的鼻炎再次发生变化,是大学毕业到了北方工作以后。我的老家在四川,气候温暖湿润,而到了北方后,空气干燥。第一年刚到北方时,我突然感觉到呼吸变得无比顺畅。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堵塞了,连睡觉都睡得特别安稳,以前睡觉之前调教鼻子都得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
然而这种好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大概有一年多吧。然后又是忽然就觉得鼻子由不对劲了。鼻子奇痒无比,流大量水样清鼻涕,后来我实在扛不住了,去了医院看病。这次我又才听说一个新名词,过敏性鼻炎。好嘛,鼻窦炎没有了,这下换花样了。我记得医生给我开了滴鼻剂,曲松奈德。效果很好,一喷就管事。但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说是暂时缓解。医生说这种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手段,自己注意过敏原就行了。
经过多年的体会,我的过敏性鼻炎对冷空气和粉尘特别敏感。所以平时热别注意防寒保暖和避免粉尘,哪怕在家整理衣服被褥之类的,都要戴上口罩,不然很容易引起鼻炎复发。
再后来,我自己学药了,渐渐懂得了怎么控制鼻炎的方法。在这里把经验分享给读者。
1,鼻炎的发生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相信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我前面说的鼻窦炎,并没有经过特殊治疗,好像就不治而愈了。后来我回想这段经历,才知道跟我当时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
我小时候居住在农村的土胚房里,就是那种用三合土磊的墙,用麦秸盖的房,听说那房子还是以前一个地主家的房子。整排房屋低矮,不通风,窗户很小,在我印象中而且窗户从来没有打开过,房顶有两片很小的玻璃片用来通光,叫“亮瓦”。再加上四川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其实空气中很容易滋生细菌霉菌。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本身就很容易生病。后来我上初中后,我家改建成了砖瓦房,窗户更是很大很明亮,所以再也没有流那种黄绿带腥臭的黄鼻涕。从鼻窦炎转成慢性鼻炎再到过敏性鼻炎,一路都是伴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病情变化的。
2,对于已经发生鼻炎的人来说,我认为用洗鼻器清洗鼻子也是个很好的预防方法。我的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会天天清洗。因为对粉尘过敏,经常清洗鼻腔保持干净非常有用。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不需要用药物就能控制。所以经常带口罩也是非常好的习惯。
3,如果非要用药物治疗的话,这里就一定要分清是哪一种鼻炎了。鼻炎的分类很多种,一般分为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不同的鼻炎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思路也不一样,而且按照中医和西医的划分,也不太一样。这个就要结合临床症状,辩证用药了。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对于过敏性鼻炎。我可以说说我的用药,一是口服中成药辛芩颗粒,二还是用喷鼻剂激素类药曲松耐德之类的,三,如果还不能很好控制,只能再口服抗过敏药比如氯雷他定片之类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