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 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些年,写过一篇《师品》的小文章,论说了教师的品格高下。其实,平常接打电话,也能看出人品的佳劣。我且称之为“话品”。

    前几天,因工作上的原因,跟几个人电话联系。一通拨打下来,仿佛人品试金石。

      平时,我难得打电话。手机基本是家人之间联系专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电话更是打得少了。家人之外,除了极其密切的朋友,很少电话联系。每次拨打电话,总要揣摩再三:人家是不是在休息,现在打是否太早或太晚;人家是不是在工作,会不会打搅到别人的正事;人家是不是会怕我给他添麻烦,过去交情不深不愿接;是否曾经得罪过人家,惹得人家心存怨气;对方心情怎样,会不会正在气头上……有时非得联系,也是思虑再三之后,才会拨打电话。绝不会无端的给别人添麻烦。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而,电话一接通,各式反应就来了。有居高临下,气势汹汹的;有阴阳怪气,虚与委蛇的;有痛斥一番,借机泄愤的;有应付敷衍,哼哼哈哈的。这些倒还不错,最可恨的是不接又不回的。

    可能你位高权重,或者你诸事繁杂,抑或你对来电者不胜其烦,但是那个打你电话的人是踌蹰再三才按下按键的。你对每一个来电的态度都彰显着你的人品。

    接打电话,德愈高而色愈恭、声愈敬,是为上品。而那些在电话中颐指气使或者哼哈应付的,列为中品。不接又不回的,其为下品。

    话品就是人品。前些日子联系一个旧相识,不接且不回。闲谈时,我跟有关同志说起那个人,果然,大家也嗤之以鼻,异口同声得说:奥,那个人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万言(一个患抑郁症的人)的母亲问她需要什么帮助,万言总说:希望你做自己。 什么是“自己”?万言给出的答案是:不...
    irenjulie阅读 356评论 1 1
  • 今天跟大家分享8月份的精读书籍: 《控制焦虑》[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李卫娟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美国...
    胖乎乎的小团子阅读 1,481评论 2 17
  • 昼亮的白光,请赐我 我阴暗的心脏长着不知名的草 我将它称为“恶之花” 虽恶,但可美 种子是坏的,但形势是美的 就像...
    Lilylike阅读 31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