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两个娃娃,如何让老大接纳老二,并且让老大情绪稳定,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被爱,很重要这个话题,值得谈一谈。我自己也是亲身经历老大不接纳老二,老大逐渐接纳老二,并且开始关照老二整个过程。
一个家庭中妈妈的育儿思路是孩子成长之路,妈妈的成长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妈妈的眼界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天花板,妈妈要过一种高配置的生活,成为孩子高配置的资源。孩子的人际关系圈子最核心的人物:爸爸,妈妈 妹妹,老师,同学。其他延申关系:邻居,爸爸妈妈的同事或者朋友,爸爸妈妈同事的孩子们,或者家里亲戚。盘点孩子的人际关系圈子人物:影响孩子最深的,也就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时间长,也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最有安全感的人。爸爸妈妈的思想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也是孩子人生的底气。
我在和念念乔乔互动这么多年,其实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矛盾,很多冲突,很多岔路口,如何每次矛盾中巧妙化解呢?今日解读两个宝宝在家庭中和谐共处?
一:不能为了避免两个孩子产生冲突和矛盾,或者减轻父母带娃负担等各种理由,把两个孩子分开。一定让两个孩子尽量在一起,创设两个孩子共处的环境和机会。
理由如下:彼此适应对方,接纳对方的存在,
二:两个孩子在一起,有冲突和矛盾都是正常的,妈妈积极面对冲突和矛盾,智慧化解。
每次冲突和矛盾都是让两个孩子更加融合的契机,也是让彼此成为伙伴的垫脚石,学会共处,也是每个孩子未来走向这会需要具备的特质,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老大接纳不完美自己和他人,培养老大的共情能力,接纳妹妹的认知水平,(我家老二1岁正好是个破坏大王),看到自己经历比妹妹丰富,可以教妹妹做事,减弱老大退化性行为(因为老二弱小方,妈妈关照妹妹多一些,这个时候老大会为了博得家长关注,出现退化性行为),不断化解老大会和老二攀比的心。(比如我最近给老二买了一个保温杯,老大也想要,但是老大已经有很多保温杯了,只要给老二买一个老二需要的东西,老大都会想要,如果没有给老大买,老大就会感觉妈妈更关注老二)。
三:充分发挥老大的作用
我现在开始创设一种场景:让老大和老二单独在一起,(保证安全的空间)我不在这个空间里,我会在其他地方观察。给老大带动老二做事的意愿度,赋予一部分责任。比如老大带着老二读书,老大陪着老二玩躲猫猫游戏,老大逗老二开心等,让她们充分在一起,培养两个人的感情和依恋。妈妈回来之后,首先看到老大的负责,认真,耐心等优秀特质,并给予鼓励。
中午,念念饿了,我们就开始走进厨房做饭,我的思路:我会让孩子们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比如一起做饭,一起收拾家务等,我们会共同去做事,可能她们刚开始做不好,没有关系,我们在一起的互动很重要。
中午,念念,我 ,乔乔三个人都在厨房一起做饭。念念削土豆皮,念念擦土豆条,念念洗土豆,念念炒土豆。乔乔在旁边观察姐姐在干啥?同时念念还会给乔乔讲:这是什么?我在做什么?我负责看着两个孩子的安全,及时回应和提供帮助,并给予念念正面积极鼓励和身份认可。家庭的参与度很重要。
四:妈妈是家庭气氛的调控者,也是家庭情绪稳定的定海神针,对孩子影响太大了,妈妈持续成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