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活了95岁可谓长寿,他是怎么做到的,是开悟了还是有啥养生秘诀

三杯水导语

梁漱溟活了95岁,可谓长寿,好奇的朋友会不会问一句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开悟了通透导致的长寿,还是有啥养生的秘诀?本文给大家探讨一二。

01 做功夫

梁漱溟是晚睡早起型的人,他早晨五点钟醒来,不可谓不早。

之所以说他是晚睡型的人,是因为他爱思考,爱思考的人就爱失眠。就算是早睡,睡不着的话那就还是晚睡。

早上醒来后,先别急着起床。他在床上有很多功夫要做。

最主要的有这几样:分三组搓一搓腰肾,揉一揉揉眼睛;再就是搓一搓脚心和脚掌;其他的器官看情况也可以搓一搓。

有网友调侃说这是洗髓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然做功夫,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古有东晋将军祖逖闻鸡起舞,外有已故美国篮球巨星科比“洛杉矶四点钟的太阳”,还有特务王戴笠的727工作模式(每天2点睡觉7点起床)。

上面都是做功夫,首先是要去做。

02 练气功

为什么要练气功呢?

梁漱溟首先是提到了一个神经学或者医学术语:植物性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是指不受人主观控制的系列神经,所以也叫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他们正反向控制人的兴奋系统。平时,二者是平衡的,但长期焦虑压抑,就会使得交感神经过于发达,副交感神经机能弱化,最终导致由植物神经控制的器官出现功能失调。

比如消化功能不好,心悸等。这时,器官没有出现器质性损害,但是,你会莫名难受。

所以最难做到的就是一行禅师所说的“吃饭时吃饭(别生气发怒,影响肠胃消化),睡觉时睡觉(别胡思乱想,影响大脑休息)”。

梁漱溟对气功的看法是:“在我看都是要大脑休息,给人的身体的植物性的神经,让它活动,利用人身体本有的一种机能,利用这种本有的机能可以把人身上有些毛病,可以把它修理好。”

上面讲了梁漱溟起床前做的功夫,那么他起床后做什么呢?那就是练气功。

梁漱溟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气功可以治疗胃溃疡、胃下垂等。现在医学发现,胃是情绪器官,所以脾气好的人很少有胃病的。同理心情好的人很少有心塞胸闷的。

当然,练气功是比较难的,特别对现代人。有个秘诀“要练气功,必先自闭”。具体的是一昼夜不和人说话,不看电视、书报、手机等等。

这一昼夜里要么散步、要么坐着、要么躺着,坚持了才能入门学气功。这也是现在的禅修班为啥都办在深山老林,隔绝人世,而且至少一周起步的原因。

另外还要没收行李、手机、电脑等身外之物,目的就是让你完全放下,全身心的投入,否则没有效果。

最后梁漱溟甚至练到过“老僧入定,一念不起”的境界。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戒定慧”中的“定”了,由于他坚持70年吃素,所以“戒”必然也做到了。

知道自己可以达到“一念不起”的境界,就心向往之,还想着要达到这种状态,就到不了了。就像“心流”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如果你刻意去要达到反而达到不了。

03 要实修

早年读过《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再早年还被医学巨擘研究过,所以对身体很早就比较关注,很早就知道时间的宝贵,现在快到不惑之年,也就更关心起养生来了。

每当我发现很厉害的先贤或者很成功的前辈,我心里都会问一句“他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之前除了了解、积累知识,更进一步的动作就没有了,近一年才开始输出公众号文章,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十年前就认识了六祖寺的一个居士,心一直向往之,每当遇到大的麻烦不决时就想过去去看看,可是到现在也从来没落实过。

这时她会发一些针对性的文字、教程、视频过来让我参考,希望给我以启发。偶尔还会问我“你实修了没”,我总是不好意思的回答说还没有。

这两天我终于想通了,实修不只是靠打坐、冥想、内观,我锻炼身体养生也算啊,说来惭愧我之前还说那么关注身体可是从来没锻炼过。

现在坚持每天跑步30分钟,消耗300大卡,再像英伟达的“皮衣黄”一样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不过目前只打算取其一半50个,每组10个分5次做完。

这加起来就有1个小时,再加上下班徒步走路的1小时,每天保底有2小时锻炼身体了。

另外我还得花3个小时读书、思考、写作业。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锻炼呢?这样一来时间就非常紧,所以我非常不愿意别人乱花我的时间,甚至连说话的时间也尽量减少,也可能在公众号里说多了。

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睡觉的时间也比较晚,最近调整到早起写作业,不至于睡太晚,就算这样有时不免也会有失眠。

我的对策就是睡不着眯着,千万不要睁眼看手机也不要胡思乱想,据说大脑和肝脏是耗能大户,消耗的能量在所有器官中占了一半。

有时眯着还是睡不着,就开灯坐起来看书或者看手机,我最近坐的比较少,其他时间大部分站着,更不会躺着看手机或者书了。

虽然才坚持了几天,我都感觉身体机能像是被激活了一样。眼睛也慢慢的有光了,肚子也慢慢的小了,久违的饥饿感也出现了。

这么说我也终于实修了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