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以他者的视角观察近代中国风云人物的小册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更多的体验是,作者为传主的正名,为其感到惋惜,为其不断悲叹。兼听则明,本书兼具客观性与趣味性,没有那种单一的固有语境下的脸谱化与污名化,而是将李鸿章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李鸿章的成长历程、见证甚至搅动整个近代中国成翻天覆地之势的手腕与魄力,以及参与近代中国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参与度,恐怕在当时的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站在新旧的历史交汇点上,李鸿章虽跻身于旧阵营,却又勇于在大局里开出一些新路。他虽然有缺陷,却显然是一时人杰。作为“任事者”,眼界、胸怀与手段都远超一般文人与清流。作为帝国“落日”下的孤臣,风雨飘摇、列强环伺,其身在其位谋其事的魄力与所受到的阻隔,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吧。
不要用后人的眼光来评价前人,历史也经不起假设。但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假设,假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成功了,中国会如何?慈禧太后不挪用筹建北洋水军的银两,清政府能不能打赢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历史经不起假设,我们也不能笼统的用制度、经济等冷静客观的概念性语言来解释清朝落后以至于溃败的缘由。时至今日,我依旧不喜欢马克思的“生产力”标准,人永远不是机器,不是工具,远远不能做到经济学概念中的“理性经济人”,时刻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实往往比我们设想的要复杂的多,所有的跌宕拖延与牵扯不清,李鸿章都能硬着头皮向上冲,明知不能为而偏要为之,就已非常人所能及。
借用作者的辩白,“一面受到打着儒教意识形态的正论的清议观点牵制,一面又要和张牙舞爪的列强们周旋。”甲午战争时不就是如此吗?主战派的"爱国者”户部尚书翁同龢极力鼓捣开战,甚至凑出了300万两的巨款交付给北洋水师,他在后方高谈阔论,却不停使绊子进谄言,原本就意识到的外实内虚的军备,极力主和回避战争的李鸿章,被逼入困境,回应日本的侵略,以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整个清朝失去了颜面主动求和。忍辱负重收拾残局背骂名的是李鸿章,清淡误国暗中挈肘得清誉的是翁同龢。当然,从后面看,日本的侵略无不避免,但我们从侧面也能看到“裱糊匠”的不易。
我向来认为,优秀的历史著作,“重要的是能否最大限度地传递当时的真实情况”,我觉得这本书做到了。作者这样总结为李鸿章的一生,“作为旧式的科举官僚代表的精英人物,摇身一变成为实业官僚的先锋,批判科举,担任中国前所未有的洋务统帅,主导海防,周旋在以日本为首的外国列强之间,走完了一生。”十分妥帖!
发一句感慨,是很多年前我读到的一句话,出自梁启超《李鸿章传》,一百多年前适用,时至今日,我觉得依旧适用,“我特别讨厌那些奸诈狂妄的人,他们说话不负责任,抓住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无限放大,进行反复攻击。他们图口舌之快,头脑极其简单,从来没有为国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人没有任何真才实学,国家要是交给他们掌握,恐怕比现在还要虚弱。”(文言文被我翻译成白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