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和别人争吵,是一件愚蠢的行为。
争吵≠争论,绕个大弯,从争论说起。
首先,我们对一些善恶、对错、输赢等等的争论,几乎都是由出发点和角度不同而引起的。举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从传统美德的角度出发,向倒地老人伸出援手是正确的行为,但从唯我独尊明哲保身的角度出发,对老人视而不见也是正确的行为。从这个例子还能引申出更多东西,但在此仅讨论不同角度引出不同结论的问题,其他问题按下不表,就此打住。
所以,观点的碰撞大都是出发点的问题。
这又引出新的思考。
人们认识事物,一定是先从一个角度入手的,如画素描一般,对石膏模特观察得越是仔细,画出的素描也就越是真实。但再真实、细节再到位的一副素描,也仅仅只是石膏模特的一面,人们无法按照素描来雕刻出这个石膏模特本来的样子。也就是说,即使某人对事物从一个角度将其认识到了极致,如果没有其他角度的补充,那也可以说此人对该事物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还不如一无所知,因为这种认识方式往往会造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可怕我们应该都有各种不同的体会(比如一些谈起游戏便想到毒品的家长们)。
那么,聪明的人会说,既然单一角度没法完全认识事物,那我多换几个角度不就可以了吗?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这样做有多难呢?
更换观察角度,就需要自己从一个角度里跳出来,然后再跳进另一个角度里去,从头开始思考。这个过程在画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实现:画完正面像,站起来,挪挪凳子,坐下,画侧面像。但在思考上却有种种阻碍。
第一便是我们的排异心理,人们大都有“我想的是对的,你想的是错的 ,你要想我这样想”的癖好,并且乐此不疲,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的本能,但我姑且叫它“排异本能”吧。
接着便是我们的惰性,换角度本身是需要自己进行移动的,而且还意味着新一轮的观察思考。可谁还不慵懒呢?所以这是第二个阻碍。
第三个阻碍,便是在对新角度的寻找上,当我们站在一个角度思考太久,容易沉溺其中;况且,即使我们没有沉溺,新的角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但这个阻碍说起来比较容易克服,找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交流、设法了解ta们的思考即可,但实际做起来,非一般的包容可以做到。
至于最后的一个阻碍,我想应该是变化: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观察的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利用的观察和评判工具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观察者本身是一成不变的。或者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变的,只有时时更新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才能跟得上这些变化。
“排异本能”、我们的懒惰、新角度的寻觅和变化的一切,是阻碍我们认识的四座大山,也是造成相当一部分意见分歧、争论不休的元凶。
元凶找到了,我们如何应对呢?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意见不同的人,争吵是没有用的,但可以和ta争论,尝试思考ta的思考,观察ta的观察,尝试接受ta的想法并以此拓宽自己的想法,这或许才是最优解。可能听起来很像“换位思考”,但仔细想想又似乎不同,我把它叫做“高阶换位”。而对于那些自己从未充分思考过的、了解过的问题和领域,孔夫子的那句话便十分有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多说一些“我不知道”、“我不清楚”、“我自己认为”、“我个人觉得”可能会更好一些。这或许也算是谦虚的内涵之所在吧。
所以真正可怕的人是那些在辩论赛上既为正方鼓掌也为反方鼓掌的人,他们知道辩论可以有输赢,但正反方往往没有对错,辩论更深层的意义是拓宽视角而非评判输赢。
最后回到命题,经过上面的一堆分析思考,我们能不能笃定,争吵是愚蠢的行为呢?
如果回答仍然是肯定的,那么毫无疑问,四座大山成功挡住了你的认知。
简单换个角度,就发现这是不尽然的:人类既然是一种感性的生物,就有发泄情感的需求,争吵甚至无端的争吵,也是一种情感的发泄。
可能你隐隐约约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啊。其实能这样想就很妙:毕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性质,它们是千差万别的。学过素描的同学肯定很清楚,同一个石膏模型,从一个角度画像喝水一样轻松,而从另一个角度画却如登天般困难;从一个角度可以体现出石膏的大半部分,而从另一个角度只能画出个框框。
所以我想说的并不是非得要搜集多少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是非得对事物有多么全面的认知,而是要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给予尊重,以及意识到阻碍我们认知的“大山”的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