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红,参与了一个很大的招标项目。但她只是参与单位之一,事事都需要听牵头单位的。然而牵头单位也不跟她说太多。
于是她自参与开始就各种猜测,当然主要猜测能否中标。
为了中标她又猜测可能的项目评审单位都会是谁,有没有我们认识且熟悉的专家。
问她为啥会如此猜测。她说是从专家反馈的修改建议上看出来的。
专家们是按照程序,反馈了对项目建议书的修改意见。
她从中发现专家似乎挺专业,反馈的修改意见挺到位,不外行。于是她就开始猜测专家组里面是不是有比较熟悉我们工作的人,这个人既然熟悉我们工作,有可能就跟我们打过交道。
因此她就让我们各种咨询,可惜的是,我们熟悉的专家都咨询了一圈,都说没接到通知要求参与项目评审。
然后她又开始猜,是不是因为系统内熟悉的专家对她参与了外单位的项目不太高兴,所以什么也不愿意说。
后来她参加了线上的专家评审会,说还是不知道专家组都是谁。因为线上专家都没开摄像头,也没有名字显示。只能听到声音,因为都是提问,时间很短。她也实在听不出来都是谁。
最后她又猜估计没中标。因为这么久了没消息。我安慰她说,“也许牵头单位还在做工作呢”。
她嗤之以鼻,“牵头单位肯定已经知道了结果,肯定有小道消息,就是一直不说”。
我真心为她觉得心累。尽管合理的预测有必要,也能帮助工作进展,并防范风险。但是事事这样猜测,不知有无影响她的情绪,影响了情绪就容易影响对事实的判断。
最好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尽人事,听天命。只是现代社会的潜规则和暗箱操作太多,导致大家都以为自己也能去操作一下,为啥别人能做自己不能做呢。而且明明自己是最专业的,却被外行用那些手段中标。反倒还显得自己不作为连标的都中不了。
于是事情就越玩越坏了。
还都以为是小事。不以为然。
其实我觉得在这些潜规则上面还是有一个规则,那就是问心无愧,就事论事,尽力去做事,事情过去后就不多想。每天的事情这么多,何苦纠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