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不仅是个历史悠久的天然渔港,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赶海胜地。潭门,就象是立在出海口的一道门,门两侧分别是各八九公里长、好几公里宽的平坦海滩。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都是赶海的好时候。
01赶海前做足准备
这次,在海南,这月的初一我们在红石滩,初试了一次,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这几天趁着十五大潮,我们连着赶了五天。兴致满满,收获满满。
为了这次赶海,我们做足了准备工作。初一那次,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我们基本都是徒手操作,收获甚微。这次不一样,我们按照潭门赶海指示牌的提示,准备了必要的赶海工具:盛渔货的水桶、捞渔货的网兜、夜色里及时发现渔货的头戴聚光灯、夹螃蟹的铁夹子还有在沙滩上挖沙蛤或在滩涂挖更大粒的蛤蛎的专用工具铁耙。有了这些必备工具,如虎添翼,我们信心更足,也特别地起劲。
02前三天,老渡口
前三天,我们分别在潭门港的左侧、官方公认的赶海地老渡口活动。其中十五那天,整个新华家园全体分乘五台车倾巢出去。
女同志,基本就是来拍拍照,感受下氛围的;我爱人则学着当地人用锅铲子在沙滩上铲沙子找沙蛤。这沙蛤,可不太好找。一要找对地方,有的地方多些,有的地方少些,跟着当地妇女屁股后面一块挖一般把握大些;二要眼尖有耐心。这种沙蛤退潮后是钻入沙子里去的,挖的时候,必须细心分辨才能把它们从颜色和沙子相近的沙土粒、小石子中找出来。刚开始没经验,沙蛤近在眼前也分辨不了,好久也挖不出几粒,后来就熟练许多了。挖沙蛤别看象是铲沙子玩,其实挺累人的,腰吃不消,第二天专门带板凳去坐着才好一些。在靠近水边的滩涂上,当地人在用一种五爪耙,耙着沙土,然后再找出大粒的蛤蛎,一会就半桶,我们后来也买了这小型工具,可是没有用上。
潘书记和我们几个男同志主要在水里逮螃蟹、捞鱼。老港口这,主要盛产一种黑壳很硬的石头蟹,看起来不太清爽,弄回来还挺难搞干净,除了刚刚开始赶海捞回来一些外,后来我们就想不想捞这种螃蟹了。不过,这片海滩,盛产一种红的东星斑,有一天,我连着捞上三条被浪冲到岸边还晕着张嘴的,我们一家一条,带回来红烧,很美味。
03后两天,金湾
后两天,我们没乘车,直接在对面的金湾干。这儿相对老渡口人要少一些。
虽然只是门左门右的区别,但明显的渔货就不一样。这儿主要盛产花螃蟹和三点螃蟹。花螃蟹身上有各种鲜艳的花纹;三点螃蟹背壳上有三个小黑点。这两种螃蟹既好看,又好吃,不象老渡口那边的石头蟹看起来污,吃起来硬,我们很喜欢。更主要的是这儿的蟹普遍比老渡口的大,我们有一天就曾经抓了好几只三四两的。所以,后面几天,我们哪也不去就专门在金湾了。
一开始我们各找各的,后来我们学会了配合。抓螃蟹,主要是三种方式:一种,它趴在水底,看准倒扣网兜,往身边一拽,保准能捞上来。刚开始运作要领不对,网口朝上,向前推,螃蟹就会真象梭子一样飞走了。严格意义上说,抓螃蟹不是捞上来的,是兜上来的。这种方式在平坦的沙底比较好使,一兜一个准,但如果是石子底则往往不奏效。第二种,螃蟹在水中快速游走。这时只要象捞鱼那样,用网兜捞就行了。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在游的螃蟹都不大,大的往往躲在大石头底下或是水管下面,你一下网兜,它就往里钻。这时采取第三种方法,两人配合是最好的了。一人用夹子往里捅,把螃蟹赶出来,另一人看准时机,及时下网兜网住,如果漏网了,前面捅的人再补上,这样十有八九螃蟹跑不掉了。收获最多的那次,我就是和潘书记这样配合的。
金湾除了螃蟹以外,还有三种鱼比较容易捞到:一种是墨鱼,它一般趴在水底的沙坑里,象兜螃蟹那样兜上来就行了;另一种是鱿鱼,浮上水面,在灯光下一照会发光,很好认。这两种鱼捞进网兜时,都会吐出不少黑墨汁,一般要先让它在网兜里呆一段时间,把墨吐完了,才能装进桶里去,不然和其它螃蟹鱼装一块,黑墨污染,其它很快就死了。还有一种鱼,我们叫它棍子鱼,长得象叶片,浮在水面,一动不动的,很好捞,只是这种鱼不大,网兜孔太大的话,容易漏掉。
随着潮水时间一天天推迟,最后一天赶海回来,都夜里十点多了,但我们乐此不疲,人人十分兴奋。
04心流
最近在读一本心理学家米哈里写的《心流》,书中讲道:心流是一种保持专注、高效、幸福感翻倍的科学,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审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心流状态。如果说以前有过,那是在读让人入迷的小说或者看电影融入故事情节的时候;如果说还有,那就是这几天的赶海了。眼神只关注于脚下、关注聚光灯下的海底,忘记时光流淌,忘记周围的美景和海面的风声,忘记星辰日月,那也是一种无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