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20条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 在骨髓。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五味,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己,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为。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沾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 ,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用前第 一方.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甘草炙二两炙,大枣12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以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方四。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 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匆令误也.方五。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方六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 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
    龙应金阅读 2,920评论 0 1
  •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 太阳病脉证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 ...
    avantyao阅读 13,297评论 2 57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
    青菜花_b032阅读 3,989评论 0 0
  • 开始学习第四本《伤寒论》—伤与寒(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5118f4e48245阅读 3,759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6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