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节结构和其他的关连:
A.人物情节结构影响
人物情节:由人物而引出的故事情节。
一般由两者之间或者两者以上人物所构成。
(1)个性不同而起“冲突”
我这里所说的冲突是指:人与人之间有动作,语言,眼神等的交流。
eg:花开半夏
“吃吧!别捡那些脏东西。”【语言】叶向荣把手里的饼干递过去。小男孩有些犹豫,但眼睛始终盯【眼神】着那半袋威化饼干,咽了口吐沫,还是小心翼翼地接了。【接:动作】
(2)职业不同而起“冲突
我这里所说的冲突同上,不过多加了一点:职业!
eg:警察追小偷,医生给患者动手术,老师批评学生等。
【这些所衍生的动作,语言,眼神都是因为两者之间职业不同】
B.思想推动情节发展
作者想让读者知道什么,就必须要设计出情节出来。
eg:水浒传《57回》
呼延灼道:“兄长尊意,莫非教呼延灼往东京告请招安,到山赦罪?”宋江道:“将军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厮是个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了许多军马钱粮,他如何不见你罪责?……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宋江在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1)准备接受招安;(2)不能寄希望高俅这样的人。
所有的小说家都想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某种(思想、见解、感情),而思想情节安排则是其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了。
C.语言情节结构的影响
(1)一语双关
招呼语:再见
1.代表离开
2.再次见面的意思
【这个需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2)还可以利用语言特性来辅助剧情,eg:
听错话/会错意
做一件本不需要做的事,然后发生了一大段故事,这就是语言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D.节奏跟情节结构的关系
在编完每一个章节后,会有对应的字数,比如1500,2200,3000为益。也就是最适合故事的长度。
把长度写的更简洁一点,那节奏就快了一点。
反之,写的细一点,节奏就会自然变慢。
eg:孔乙己
孔乙己与人争辩
正常:孔乙己(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快版:孔乙己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慢板: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E.景观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景观来增加剧情张力。
eg:强势爹爹回国后
这是一栋新式的法式花园别墅,三层建筑,一主两副。主楼坐北朝南,正南面一片开阔的花园草坪,宏伟别致。在外面看起来就像一栋普通的别墅,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充斥着古韵之气,每一件家具似乎都价值连城,沙发虽不是真皮的,扶手却有古代雕文之木。
二、人物
通过一件事来反应。
表现人物的个性,用个性决定主人公在小说里的发展和结局。
人物与其他的关连:
A.情节:情节的安排可以通过人物的个性产生改变。(善良——腹黑)
B.思想:思想可以改变人物
C.语言:每一个人物,一定有她的说话特色。(包括:口头禅。)
D.节奏:利用节奏,增强人物的观感。eg:一个人物,每次出场都是快节奏(打架,枪战等),那这个人物会带给读者紧张感。【读者会担心后面的情节,这个角色的生死存亡。】
E.景观:利用景色描写,使的人物的感觉出来。
例如:他看着慢慢靠近自己的女人,头顶的灯光打下来,给男人原本就白皙的肌肤上慢慢的落下阴影。
【利用光影,出场,给人一种高冷,冷酷的感觉。】
3.思想
决定故事角色的想法和行为模式。
4.语言
语言,狭义讲:对话,广义讲,作品风格。
5.节奏
节奏指作品的节奏分布,该紧张的就紧张,该缓慢的就缓慢。
节奏与其他的关连:
A.利用时间的经过长短来改变节奏。
(五分钟后,几秒后……)
B.根据人的对话中的紧张感,或是话里的含意来影响节奏。
【紧张——放松】
他看向她的眼中眸光躲闪,抬手间指尖微微颤动着,“你想要什么?”
“你的一支舞。”她若无其事的张口。
【这个对话里面可以从男主的神态动作看出男主很紧张,可是女主的若无其事的口吻立马让男主放松。】
6.景观
一、移动视点
作家视点,读者跟着作者描写的切换。
eg:远景写一栋房子,然后慢慢拉近,拉到了房子外面、看到窗户,从窗户看进去,有两个人在里面吵架,一个人吵完出去、一个人留下来。
这时作者会产生两个选择:
(1)一个是写出去的那人
(2)一个是写留着那人
(3)当然也可以依着一开始描写的方向倒回去。
【写谁,视点跟着走】
注意:写的这个人,尽量能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二、空间透视
六角度三远法
远观、近见、仰视、俯瞰、前瞻、后顾。
平远、深远、高远
【镜头似的视角,可以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一、人名。
给小说人物取名也很有讲究。
(1)避免生僻字【魑魅魍魉……】
有些字取出的名字固然好听,但是不能保证每个读者都像你那样有文化。
(2)避免常用字(容易混同文章内容,
比如叫小XX,就非常不合适)
(3)避免制造阅读障碍(阿小)
eg:阿小小时候经常偷吃糖果
(4)绰号巧妙运用(显人物个性,创造角色之间情感线,活跃文章气氛)
eg:1.小宝贝,小东西【这样叫的多半是情侣】——不要同(2)混淆
2.包黑炭,小雪团【突出人物(动物)外貌】
3.老油条,贱皮子【突出人物性格】
注:不是所有出现的人物都配有名字的,只在文章中出现一次两次的人物(路人甲,路人乙)有了名字就让读者无法分清楚主次。
二、主题。
主题是一个文章的灵魂,同样也强调整篇文章的思想,没有灵魂的躯壳是索然无味的。
常见主题错误
(1)主题空洞
没有凸显主题,全篇以华丽词藻堆砌而成
(2)主题模糊
没有凸显主题,左右摇摆不定
(3)主题偏激(一边倾)
经历不够,理性思维薄弱
(4)主题杂乱
分不清主次
(5)主题一味灰暗
反社会,反人类,怀抱着对世界仇恨
【注:反应社会现实和自身黑暗是不相同的】
(6)主题粗俗
严重脱离现实
三、刻画人物。
人物的选择重要的一点,让读者是否有代入感。
【读者会认为自己就是这里面的人物,从而对书中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人物要有代表性,人物性格突出,但不能脱离现实。
2.设定人物不易过多,主次分明。
3.把人物定格在自己熟悉的人物身上
4.几个类似人物合成一个小说人物,或一个复杂的人物剖析成几个小说人物。
刻画人物三方面:语言、动作、心理。eg:人物是个高冷的人,那就加强动作和心理描写力度。
注:适当运用比喻会突出效果
eg:男人偏头看着床上的女人,眸子冷漠幽邃,如漩涡一般深不可测。
他慢慢地走到床边,整个人充满了压迫性,像是神秘而又危险的猎食者,正带着侵略的目光盯着他的猎物。
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动作,多元化,描述清楚。心理,一定要细腻。
语言常见毛病:
(1)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所有人物说话都是一个模式语气,完全是作者自说自话。
(2)语言不精彩:无法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累赘。
(3)语言位置单一:只有语言,枯燥无味。
可语言在前,动作随后,心理活动丰富的人,可以先是心理描写,后语言。
eg:“你是谁?”她揉了揉眼睛,眼神迷离地看着他,嗓音沙哑虚弱问道。
语言有中断,中间可以加动作心理
eg:“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磁性动人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一股淡淡清香也萦绕在鼻尖,带着蛊惑人心的气焰。
等等———— 【心理】
她怎么会在这里?【心理】
一切如镜花水月太不真实了,她用力地狠掐了一下胳膊。【动作】
(5)语言严重脱离主题
扭曲事实,这是属于低级错误。
四、结构。
结构相当于人的骨架,没有结构的文章,会给读者怕软无力。
结构大体分成:
(1)直接抛出小说矛盾点
小说情节迅速展开,悬疑侦探小说多为此手法,非常吸引人
(2)缓慢下伏笔
逐渐展开情节,环环相扣。
(3)不急不缓
每个章节似乎关联不大,不需要过多伏笔,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
小说结构没有条条框框,创意的结构更能吸引读者,提高小说亮点。
eg:
1、一个爱情故事,两部分,男人视角上部,女人视角写下部,来突出两性在爱情中的不同心理感受。
2、故事中有故事,看似不相关,却相辅相成,突出主题。
3、日记和书信形式,细腻委婉,动人心弦。
4、完全打乱时间发生的顺序,完整叙述一件事情,然后下一件事情,事情和事情之间有密切联系,共一个主题。阅读起来很流畅。
5.一个起因,多个结果叙述。
6.重复叙述,这种手法需要相当写作造诣,才能运用自如。
五、语言
语言突出实际性
如何巧妙运用语言?
1.正确知道词语的意思和出处。
eg: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两句写其俊俏的脸蛋笑得很美,眉眼转动得令人销魂。
选自《诗经·卫风·硕人》
2.比较意思相近词语的区别。
eg: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认同。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3.避免重复词语。
4.汲取诗歌精华,灵活使用。
5.新生词语运用恰当(网络流行词等)
6.注意语法的同时,避免逻辑错误。
7.尽量不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