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电视剧《都挺好》,体会到了原生家庭的不容易,心疼苏明玉的同时,也感慨万千,庆幸自己的幸运,如果我生在那样家庭里,我可能根本做不到像她那般勇敢,也不会像她那般有毅力,甚至可能暴自弃,甚至…我不敢往下想,对于她我是佩服的。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她,记得五岁那年,妈妈刚生下弟弟,开始我觉得弟弟很可爱,内心很欣喜,对那时的我来说他更像是我的玩具,小孩子都是如此,玩具的好玩程度也就在于新颖的那么几天,后来她发现这个玩具,原来会夺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人都很喜欢这个玩具,都会围绕着玩具转,发现自己变得不是很重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得分一半给玩具,就会急眼,就像小狗守骨头那般,一被夺食就会发了疯的乱咬人,这不是不懂事,而是本能性的自卫。
现在想起来会觉得的很可笑,那时候的我会抱怨妈妈只给弟弟买香香的泡泡浴,抱怨妈妈没有之前那么关心我了,抱怨为什么弟弟有的我没有,是不是不疼我了,不爱我了,因为没人跟我说过这些,我不懂,所以只能靠一些无理取闹的小脾气,来博得关注,久而久之发现这些都没有用,慢慢地就把自己封闭起来……
那年,疼爱我的外公和外婆去世了,一下子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从自信到不自信,从乐观到内向……所以性格的改变不是没有原因的,都是慢慢累计的。爸妈抱怨的同时,有关心孩子改变的原因吗?指责孩子没有之前那么懂事和开朗的同时,自己有想过原因?
所以要二胎的爸妈,一定要在处理一胎的心理这件事上上心,有很多时候,不是单单的物质满足,或许就觉得陪伴就是最孩子最好的礼物,适当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她们需要什么,她们要得其实很简单,只想让自己的爸妈能够多读懂自己些,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她,恰恰相反这些她们都不需要,甚至可能会辜负你的好意,换位思考,我需要一杯水,你可能给我的是面包,面包虽然可以充饥,可我需要的是一杯解渴的水,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耐心,总能发现他们需要什么,有些父母可能会说,你需要什么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孩子不说,就是觉得你能懂她,如果需要什么都要靠语言表达的话,久而久之,她就慢慢变得没有安全感,慢慢觉得自己是孤独的,然后把自己封闭起来,甚至不愿过多的去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可能好不容易去表达的时候,你们又会去指责她们不懂事,把她们的想法给反驳回去了,慢慢地她们试着接受一切,不愿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会产生惯性的依赖你们给她做出选择,自己即便有些自己的想法,也会立马被自己的内心驳回。
其实不管是一胎和二胎,成长的过程不但但只有陪伴和满足,相反,你还需要一点耐心和细心,观察她的变化,了解她的喜好,过多的用语言表达你很爱她,远远比玩具车,芭比娃娃……更让她们欢喜,对孩子来说你就是她们的全部,她们的某些让你觉得不理解的行为也只是渴望得到关注,认为孩子们不懂事的时候,先反省自己,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您在上边作画,完了,你还嫌弃画的难看,白纸不画还是张白纸,也永远成不了画,很多时候影响孩子的是你自己,一个小细节,一个小动作,你认为她们不懂,其实她们都懂,一次两次看似没有什么,但所有的东西都会慢慢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