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Day5阅读: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2022.10.9

#简书日记第33篇

今天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的第五章: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本章共7节,今天读了第1节和第2节。第1节的主题是: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第2节的主题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读完这2节之后,收获和感想如下:

一、收获(学习到了):

1. 匹配原则:最佳的学习区域在“舒适区边缘”,因为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事实上就是难易匹配的意思: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要适中;

2.为匹配所做的事情:定目标→拆解目标(提炼目标)→在拉伸区练习→通过自我测试、反思、错题本这些方式获得反馈,不断优化自己关注的要点和小目标;

3.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4.何为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注重输出,即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形成自己的东西;

5.深度学习的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二、感想(感触最深的点):

      今天所读的内容,我对“深度学习”感触最深。

1. 就拿读书会来说把吧,自2020年疫情以来,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层出不穷,但是就我所经历的读书会来说,都没有一个是做到深度学习的;

2. 组织者往往追求读书快餐,跳着读、选金句读,十天读完一本书,一个月读完一本书,就是为读书而读书,至于里面的精华,我想大家是没有好好去研究、去琢磨、去操练的;

3. 没有操练就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只是追求那种读书的好感觉而已,然后再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我读书了”,仅此而已,可想而知,收获也是甚微的;

4. 我认为既然读书,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读,而且要精读,不能图快,读完之后要复盘,问自己“理解了多少?哪些能够操作出来?哪些不能够操作出来?”能够操作出来的就要去实践,不能够操作出来的可以反复再读几遍或请教高手,直至可以操作。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做一个有践行经验的传播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