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自然篇”留住绿色生态之美

        近日,国家领导人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想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生态环境、生态布局、生态产业三方面入手。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青山绿水的生态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生态布局,打造协调发展的城乡美。要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产业,打造低碳高效的产业美。生态经济倡导可持续性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从而实现产业转型。着眼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产业,坚持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节约型产业,走新型产业化道路,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体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