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大家几个例子进行一个对比。
普通人问:这个老板怎么这么糟糕?
优秀的人会问:我怎么能帮上级做得更好?
普通的老板会问:我怎么才能激励员工?
乔布斯会问:我怎么找到不用我激励的员工?
人类定居之前在游牧,他们问:怎么能找到水源?
直到有人问,怎么把水源引到我住的地方?
成功和伟大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善于提问,因为好的问题远比答案更有力量。
进入正题,领导力其实跟你是不是领导没关系,因为领导力叫做,动员群众解决难题,群众是一个放置着很多人,其他人,也可以指一个人。
这句话当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难题,这里引申出一个含义,不是实现所有的目标都是领导力,有些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比如说,一呼百应这个词,假设我今天请客吃饭,大家一起去吃饭,那这个会是领导力吗?他不是。那真正的发挥领导力是怎么样的?它往往是你一呼之后有1/3响应,有1/3犹豫,还有1/3可能是反对的。
这里刘澜老师给大家说了三个问题法则:
①所有重要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看情况。
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说,问你的年龄是多少,答案是看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可以回答的是生理年龄或者是心理年龄,两个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回答,所以叫做看情况。
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答案也是看情况,因为这是一个很泛的话题,你要怎么把它具象化呢?
这里讲了,罗伯特卡茨1955年,提出的管理者三大能力模型。
技术能力,他是跟你从事的工作性质专业有关,比如说你是人力资源的经理,你要知道劳动合同法,你还要知道怎么去招聘。这也是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人际能力,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都需要跟人打交道,需要表达自己,要协调跟其他人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际能力。也是中层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能力。
概念能力,它是抽象思考的能力,把他具体的说就是你看到大局,看到整体,看到不同关系之间的能力,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
这个模型的精华在于告诉你,他说随着你层级的不同。你的三大能力的重要性是有区别的。随着职务的上升,责任就越来越大,他要求你的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强,要求你的概念能力越来越强。
这里衍生了一个话题,比如说,问你一般划分员工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大多数人回答是能力和态度这两个维度,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好的模型,因为态度这个东西太虚了。那刘澜老师就把这两个词语进行了细分,第一个态度细分成两点,一个叫做你是不是独立思考?另一个叫做你是不是有在积极参与?以这两个维度去进行标准量化,是不是更方便呢。把能力细分成三个点,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②许多问题都问错了问题。进行推论一下,最重要的领导力是提问,提问就是最重要的领导力。
这里有一个误解,认为领导者就是担任领导职位的人,其实这里的领导力是指,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领导力。
比如说,一个企业家来问我,怎么去提高下属执行力?那我和他说团队里面,如果一两个人执行力很差,那是他们一两个人的问题;如果整个团队的执行力都很差,是这个企业家领导力有问题。他问怎么提高下属的执行力?而正确的提问,应该是怎么提高我的领导力?这就是提问,提正确的问题的重要性了。
这里拓展一个话题,管理和领导有什么区别?
管理是解决有现成答案的问题,领导是解决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提问对领导最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而管理它解决的是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所以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领导力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只有提问,你才能发现难题是什么,难题的答案是什么?这叫做解决难题,而只有通过提问,你才能够动员群众。这也就是为什么提问很重要。
什么叫做管理?管理就是创造预定的目标,创造你想要实现的成果,有意识的去做这件事情。它不只是管理下属,也不是管人,它是管理关系,用关系来影响人,改变人。
五个方向上进行管理:向下,管理你的下属;向上,管理你的上级;平行,管理你的平级;向外,管理你的客户和供应商等等;向内,管理你自己。
随着职位的上升,管理平级和管理上级会比管理下级更为重要。
怎么去管理上级呢?不要把你的上级当作一个人,而是当做一群人。不仅管理上级的关系,而且还要管理你跟你上级的平级关系,通过影响你上级的平级去影响你的上级。
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的人数很少,实际上不是管理的人数很少,而是管理关系的种类必须很少。而一个基层管理者可以管很多人,因为他们的关系非常简单,他管理的关系看起来数量多,但是种类非常小。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层管理人员更少,而基层管理者,比如说工头,领班可以管更多的人,就是因为他的管理关系非常的简单。
以前行为经济学家定义了一个效应,叫做宜家效应,你从宜家买一些家居回来,往往需要自己组装,你装好之后,对这个家居会更加喜欢,充满了感情,更加舍不得扔掉。同样,如果我通过提问,让你自己形成对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你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答案,你就会更愿意去实施它。所以动员群众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就是提问。
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或是下属向你问问题的时候,大家会依照惯常问一句,你觉得呢?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力问题。你可以把它设置成默认设置。为什么他非常重要?领导力是动员群众解决难题,你觉得呢?首先是在解决难题,你听一听其他人的答案,你可能能够产生一个更好的答案。它不仅仅是解决难题,很重要的一点是动员群众。宜家效应,你通过跟他对话,让他自己把这个家具组装起来,他就会更喜欢这个答案,就会更愿意去实施它。
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问题呢?这里给出了,好问题的四个标准:
思想上有启发,你问了一个问题是对对方思想上有启发的;情感上有激励,你问了一个问题给对方带来正能量的,这叫做情感上有激励;关系上有促进,你问了一个问题让对方跟你的关系有促进作用;行动上有推动,你问了一个问题能够让对方更加愿意去行动,这个行动有直接推动作用。
“你觉得呢?”符合这四个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下次问问题的时候,你用这四个标准对照一下。比如说孩子成绩没有考好,很多家长会问你怎么考的这么差,其他谁谁怎么考那么好?这个问题在这个四个标准当中都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好的问题,那怎样问才算是一个正确的好问题呢?孩子,这次考得比较差,你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下一次才能考得更好?这样,他就会在想,下一次我该怎么去做会考的更好,在思想上有一个启发,可能关系上也会促进,在情感上也会有激励,就会导致行动上有推进的作用。
③有些问题有标准参考答案。
标准参考答案的特点,应用场合管广泛的适用,而且用起来非常管用,用的效果非常好,用起来比较简单,简单说就是比较好用。
当你的下属向你提问时,你觉得呢就是一个标准参考答案,在50%以上的情况都会管用。为什么非常管用,因为它非常关键,是一个关键答案,在英文上,它的单词是key,钥匙的意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如果他是一个标准参考答案,它就可以开很多锁。当下属向你提问时,你本来有一百个答案可以用,但是可能在99%的情况下,你用这一个答案最管用,也最好用,就是:你觉得呢?
当然大家也可能说,在别人向你请示的时候,然后你问了一句,你觉得呢?对方懵了,说我不知道,进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这里给出了一个更具体的问法,叫做四问:一问目标,二问现状,三问方法,四问行动。
这四个是套路,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放大了的,你觉得呢?加长版的你觉得呢?比如说你觉得目标是什么?你觉得现状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可以有哪些方法?你觉得你下面可以采取什么行动?不是单纯的问“你觉得呢”就完了,这背后是有功利性所在的,你要更细的问,你觉得呢,他不是四个字,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提问的方式,是一种提问的心态。
幸福婚姻的三个标准参考答案,怎么样保持幸福婚姻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最大的善意解决对方的行为;让做爱的次数超过超过吵架的次数;把赞扬和批评的比例保持在5:1以上。
总结:
领导力的定义,动员群众解决难题。
三个问题法则:所有重要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看情况,许多问题都问错了问题,推论,提问是最重要的领导力。你一定要问,对问题一定要问好问题。有些问题有标准参考答案。十句口诀是提供给我们的标准参考答案。
(领导力行动口诀:我来。 我不知道。 你觉得呢?我讲个故事。 我教你。 失败了?恭喜你! 我要改变什么? 为什么? 我是谁? 我该是谁?)
管理者三大模型,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
五个维度的管理。管理关系。宜家效应。幸福婚姻的三个标准参考答案。
(参考刘澜老师直播所做的课程笔记,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