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理论创始人”,“中外教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看着这样的标签,我以为这又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育儿书籍。
所幸我读到的是一个个精彩纷呈,轻松有趣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除了作者的点评,整本书完全可以当一部儿童成长故事来读,就连我5岁的女儿也看图片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敏感期”的定义,书上是这么说的: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种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全书一共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
这些案例其实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儿童成长故事,它们有的令人忍俊不禁,羡慕孩子的纯真;有的让人慨叹不已,佩服家长和老师的心胸;有的使人充满感动,感恩生命的创造;有的引人深思,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但更多的是让人心生敬意,敬慕孩子纯美的心灵……孩子,真是妙不可言!
故事1.畅畅的口腔敏感期:《世界就是味道》
“他要尝瓜子皮、栗子皮,咬笔帽,我总担心他咽下去造成险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响他的学习过程,只能在旁边提心吊胆地看。但每一次他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有一次他吃了一口带皮的苹果,居然把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吃了,真令人惊讶!”
我家葵宝马上5周岁了,还在吃手,手指甲估计都有几年没剪过了。有段时间因为擦药没吃了,过后又复吃,折腾到现在还是没能改掉吃手的毛病。
知道有口腔敏感期,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反对她吃手,但是像玩具啊瓜子皮啊之类的东西我们是坚决不给吃的,难道她是因此没能好好的度过口腔敏感期吗?
故事2.缇缇的语言敏感期:《放肆的语言》
缇缇说话越来越“放肆”,用大人的话讲就是“口无遮拦”:诅咒人,说人短处,吹牛,学大人说粗话(大人不小心冒出来的)……“她的话没轻没重,有时也让人伤心。”
孙瑞雪点评:“当幼儿发现语言可以变成一种力量时,在成人看来就成为了骂人的话。”“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强烈,证实了语言的力量性。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
我有时会随口说葵爸“神经病”,葵爸有时也会冒出“妈拉个B”之类的话,立马就被葵学了去。我很紧张,叫她不要学,她反而学个不停。我不理她了,她倒失去了兴趣。是这个理啊。
故事3.某个小朋友的“自我意识产生”敏感期:《我的》
小朋友在幼儿园的走廊里拉了㞎㞎,老师去给她拿裤子。等老师回来时,㞎㞎已经不见了。她告诉老师,㞎㞎已经被她扔掉了。但之后,她再也没有让任何人动过她的书包。放学回家以后,妈妈打开书包一看,大吃一惊。原来,她把她的㞎㞎带回了家,问其原因,她说:“这是我的。”
看完这个故事的人一定会被孩子的举动惹得捧腹大笑。尽管这是个特殊的例子,但确实非常生动的说明了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
葵处于这个敏感期时,也是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愿意跟人分享,以至于人家都觉得这小孩很“自私”。幸好我们坚持“随她去”,没想到却在不经意间保护她顺利度过了这段敏感期,使她拥有了“自我”。
故事4.乐乐的交换敏感期:《交换》
“只要是他喜欢的或想交换的,都会乐此不疲地交换。”
每天上学前,乐乐的书包都会塞满汽车模型玩具和食物,回来时书包里不是空空的,就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比如纸、破玩具等,而他换出去的可都是昂贵的玩具小汽车。
在成人的眼里,这绝对是不等价交换,然而孩子是不会分物品贵贱的,他只知道东西是属于他的,而他有权利决定他们的归属。而交换的另外一个小孩也是如此。
交换过程也是他们与人交往的过程,而其中他们所体会到的各种喜乐与忧伤就是一种成长。
故事5.玩尿的故事
餐馆老板3岁的儿子在玩自己的尿,他妈妈凶了他一顿,不让他玩。但是他还是不肯放弃,最后以挨打抱走收场。
目睹此事的大人问旁边两个7岁的小孩:“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样对待他?”
洋洋很自然地回答:“让他玩,玩完了给他洗个澡就行了。”
琪琪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去找一个他没有玩过的玩具,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玩具上,这样他就会高兴了。”
这就是两个受过爱和自由教育的7岁孩子对问题的看法,是不是比大人睿智?
故事6.孩子们被感动得哭了:《生命的诞生》
作者给孩子们读《儿童世界百科全书》中“生命的诞生”,读完后,有三个孩子扑倒在她的怀里哭泣起来,其他孩子安静得一言不发。
下午,她给另一个班读了同样的内容。读完后,又有孩子哭了。
晚上,她给儿子讲他出生的过程,儿子抱着她又哭了。
作者想了各种解释,但都觉得牵强附会,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领悟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来自某个地方,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来自那个地方,那就等于在我们眼前打开了另一扇生命之门,孩子们是被感动得哭了。”
老实说,我也差点被孩子们感动得哭了。只能再次感叹:孩子,妙不可言!
故事7.琪琪的婚姻敏感期:《自己想明白了》
4岁多的男孩琪琪“爱”上了1岁半的小女孩嘉宝。他费尽心思接近和讨好嘉宝,可是嘉宝不领情,还伸手抓他的脸,可是琪琪既不还手也不恼火,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嘉宝好。
半年后的一天,老师发芒果干给孩子们吃。嘉宝吃完自己的那份,直接伸手跟琪琪要。琪琪不理。
琪琪妈赶紧把儿子拉到一旁:“机会来了,快把芒果干给宝宝,妈妈再给你买。”但是琪琪表示他已经不爱嘉宝了,因为“她不爱我”。
晚上琪琪和妈妈对话:
“妈妈,如果她爱我,我不爱她,我们能结婚吗?”
“你说呢?”
“不能。”
沉默了一会儿,他说:“应该这样:必须我爱她,她也爱我,这样我们才能结婚。”
一直困扰大人的“爱和不爱”的问题这位小朋友6岁前就解决了。
……
篇幅有限,要不然我真想把所有感动于心的故事都写下来。但是懂得珍视孩子的敏感期,才是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葵马上5岁了,书中的大多数敏感期都已经经历过了,有的则正在经历。所幸除了口腔敏感期以外大多数敏感期过得还算顺利。
看完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对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细腻,对孩子越来越耐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践踏了孩子的敏感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才是这世界上最妙不可言的“东西”。上一秒还在哭,下一秒就笑了,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纯净而美好。孩子,我愿意也希望你的世界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