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0篇读书文章计划,进度:008/100
好好学习这本书,我之前听过音频解读。现在却想不起什么内容。只对这个书名很熟悉。最近想把自己读的书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便重新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书名是《好好学习》,副标题是一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对于想做自己个人知识管理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我听过成甲解读的书,对他的风格很喜欢。现在看他的书也充满敬意。
每个人都在学习知识,究竟什么是知识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的作者重新定义知识: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听到知道不等于做到,这个观念我是完全认同的。就像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听别人解读过。可能就是当时听得很满意,但是要我现在想想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更别说我会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去指导我的行为。
这也是大部分人学习的困惑,听音频看视频是一种学习,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但是产生的效果却不是很大,为什么呢?
作者说人们对知识的管理认知大概有存在三个维度。
第1个是数字管理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所谈论的知识管理更多的是具体的数据层面,比如,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学到的知识怎么归类?在哪里找到合适的书单等等?
第2个是信息管理维度,比如,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用思维导图增强理解,学习精读和泛读的区别。学习方法刻意练习等等。
第3个是底层规律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不仅仅关心的是要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的知识沉淀基础上形成更宏观的抽象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
现在人们学习大都集中在第1个层次,有一部分人达到了第2个层次,而在第3个层次上真正融会贯通,把底层规律用到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的屈指可数,学习改变底层认知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意义和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非常稀缺。
作者总结了规律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从这个层面上认识学习和知识管理,那么无论对个人素养提升,还是各行业高层次的人才储备,都有积极意义,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
读书如何读,读到四两拨千斤以一敌百的程度。有方法吗?当然是有的。
这本书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教我们临界点知识。就是少数的知识能够为我们带来关键性影响的知识。
我觉得这个概念有点像思维模型。有一段时间思维模型这个词很火,我听过一个音频节目,影响牛人的100个思维模型,还有看过一个视频节目,跨学科思维工具。一些重要学科的重要一知识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提炼出来的模型。用于实践和指导人们的生活,这是知识迁移的能力。
书中临界知识来源于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至于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能够产生裂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的很多方面进行指导,而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这便是产生临界知识系统的巨大威力。
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定律,学会它我们便能够开启学习,少即是多,二两拨千斤的模式,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那什么是深度的认知能力呢?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学习临界点知识有一个原则
知识的可靠性,局限性。
你要知道一个知识的局限性才能配得上真正拥有这个知识,如果你不知道一个知识的适用性,适用边界就每天用它解决问题,那这个知识对你而言太危险了。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第一:反思
反思这个词很好懂,他的好处也很多。但是做到很难。作者建议要每天反思一次。我有每周复盘一次,应该和这个功能是差不多的,就是时间密度不够。
提升反思能力有三个办法,第一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第二把生活案例化处理,第三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动静。
第二: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的三个,价值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的想法会增强我们的知识。
作者说的这个不就是费曼学习法吗?
主动去寻找以教为学的机会,比如你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你在微信里面组建一个学习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的心得。主动要求在一些沙龙里分享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这些途径都是以教为学的好渠道,只要你用心就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第三:刻意练习
如果你是第1次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你可能会把它理解为刻苦的有目的的持续训练。比如相信1万小时天才定律,只要做到1万个小时就会成才,这些解释都是片面的。
我读过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写的刻意练习里面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教我们如何刻意练习。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可以去找这一行业取得过成就的人来教你。如果你想自己学习也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
学习的时候要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回顾,为节省时间可以付费购买。
如何用临界点知识?
知道了临界点知识的定义,学习临界知识的方法原则和方法,从哪些渠道获取临界知识,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去用。
作者说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应邀在一个学习型网站上开设个人知识管理课程,由于自己既不是职业培训师也没什么知名度,所以如何让大家对他的课程感兴趣并愿意付费购买,就成了一个难题,当时能够想到展示销售自己的地方,主要是课程介绍页面换句话说需要在一个课程页面内通过文案来销售自己,而营销文案是他从前没有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然而作者并没有着急去搜索,如何写一篇营销文案这样的技巧,而是想要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撰写营销文案,本质上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那么关于建立信任这件事情,心理学上就有很多方法来构建和尊敬认同,接下来找到心理学书籍中构建信任和认同的内容,并且以一个营销多年的朋友写过的文案为参照对象,仔细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学原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应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来写文案。
结果同期上线的那一批课程中,付费人数快速增长不到三天,名额就全部售出,而当时还有其他老师的课程销售为0,甚至在课程停止报名之后还有的用户不断的咨询,怎么能补上报名,为了加塞还愿意多出钱。
掌握底层规律并以此分析问题。即使是一个新手,也能瞬间超越众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人,这种经历太奇妙了。
最后用书中的金句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在我看来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我们读的书并不一定是知识,只有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信息才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