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摘抄部分:捡书博士的《讨厌一个人,真的不必翻脸》

有人说:“真正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其实,变得成熟倒用不着看谁都顺眼,只要学会安放好对讨厌的人的情绪就足够了。

讨厌一个人,不必翻脸

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人各不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稀奇。

年少时,喜欢和讨厌都是明目张胆的。对待讨厌的人,尤甚。

厌恶一个人,总是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抗拒,他的一言一行;忍不住用冷言冷语去回应对方,甚至会不顾一切的撕破脸。

经历的事情多了,看的人多了,就会明白:讨厌一个人,真的没必要翻脸。

先讲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曾经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和孔子学生争论,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学生答:有四季。

那人坚持一年有三季,两人为此争论不休。

见孔子,孔子答:“先生您说的对,一年有三季。”

来者满意而归,孔子学生不解。

孔子解释道:“你没见那人通体的绿色吗?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没经历过四季。你和他争辩四季的问题,不是浪费时间吗?”

就像故事里的三季人一样,有些让你讨厌的人,有时并不是他们多可恶,而只是因为三观不合,层次不同,与之争辩永远不会有答案,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而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不生气,不争辩,不纠缠。

三观不同,就不必凑合,层次不同,就不必争辩,烂人烂事,就不必纠缠……

你只管做好自己,他人自有他人的浑浊,你自有自己的皎洁。

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轻

看过一个人际关系定律:

无论你走到哪个关系圈子里,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即使你屏蔽了这个,总有新的补上来。

所以,与其,和讨厌的人死磕到底,不去主动适应有讨厌存在的环境。

把讨厌的人看清,不如把讨厌的人看轻;

把讨厌的事看透,不如把讨厌的事看淡。

刘墉曾在《我们都是不好不坏的人》中写过一个关于人性的总结,一针见血: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责备你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白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且吃亏的时候,除了怨恨那个人,更应该检讨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复杂的是生活中总会有些难以预料的垃圾人,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也会不由分说的找上门。


当你看不透人心,不经历世事

心直口快的去和小人计较,和烂人纠缠,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简单的是,当你看透人心,整理好情绪,凡事留有防备,就会有备无患。

很赞成一句话,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并不是争吵和崩溃,而是默不作声的疏离。对讨厌的人翻脸是本能,而讨厌一个人,还能理智的对待他,是本事。

看透不说透,看穿不说穿,凡事留有余地,是给他人留面子,也是为自己铺后路。

知世故而不世故,不高估别人,不低估人性,你就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