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链表
首先,来列一下环形链表的特征:
- 至少存在一个节点,且有两个指针指向这个节点
- 链表中有且只有一个环,且这个环一定不能在中间(这里解释一下,如果环在中间,则一定存在有一个节点有两个指出去的指针,显然这是不存在的)
- 遍历环形链表至少会访问同一个节点两次,且会形成循环无法终止
然后我是立马想到了用set集合的特性来做,不断地把遍历到的节点放入set集合中,同时检查insert操作的返回值,如果发现插入了同一个节点两次,则说明有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hasCycle(ListNode *head) {
set<ListNode*> nodes;
while (head) {
auto temp = nodes.insert(head);
if (temp.second == false) return true;
head = head->next;
}
return false;
}
};
这个方法大家都能想到,效率确实不高,还需要额外空间,所以有了下面两种比较好的方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hasCycle(ListNode *head) {
if(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return false;
ListNode *p1 = head;
ListNode *p2 = head->next;
while(p1 && p2 && p1->next && p2->next && p2->next->next){
p1 = p1->next;
p2 = p2->next->next;
if(p1 == p2){
return true;
}
}
return p1 == p2; // 这里其实也可以return false,结果一样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hasCycle(ListNode *head) {
if (head == nullptr || head->next == nullptr) {
return false;
}
ListNode *p = head;
ListNode *q = head->next;
while (q && q != p && q->next != nullptr) {
p = p->next;
q = q->next->next;
}
if (q == p)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法思想是一样的,设置两个指针,开始时一个指针指向头节点,暂叫作慢指针,另一个指针指向其后一个节点,暂叫作快指针。快指针每次向后移动两个节点,慢指针则是每次移动一个节点,然后用这两个指针进行链表的遍历,只要发现两个节点在移动后相遇,则说明存在环。
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两个人在环形操场上跑步,只要两个人速度不一样,那么总有一个时刻两人相遇。
但是问题来了,快指针每次移动两个位置,慢指针每次移动一个位置,假如快指针在移动的时候正好越过了慢指针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如果想发生这种情况,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存在一个移动结束时刻,慢指针和快指针相遇,这显然是函数终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