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哪家强之英式篇

这是一个扫盲贴,教大家鉴别给各国留学之长短,避免大家将留学一视同仁,一概而论。

首先按照地域,主要以美,英,加拿大,新加坡为主要留学生聚集区。

美国与加拿大划分为美式教育,英国以及新加坡划分为英联邦英式为主。小编曾亲身经历中式,美式,英式教育多年,按武侠小说里的套路那就是少林武当的内功全练过几年,最后没练成行家,倒成了武学鉴赏师。这一篇我们主要介绍英式教育。

英式就拿新加坡举例。其实新加坡算是一个中西合璧最多的地区,确实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但具体体系优劣就是仁者见仁。国内有许多新加坡吹,包括之前看高晓松老师的晓说也是对新加坡不乏赞美之词。我想这类评论的源头主要是还是距离产生美的缘故,总觉得墙的外面是一片桃花源,其实未必全是。

拿教育当例子。当年小编出国的第一站便是这里,我依稀可以记得当年新加坡教育部招聘人员来做宣讲时对自己教育体系的标榜与自信,简单说英联邦有英联邦国家的中考与高考,就是他们的O-Level和A-Level。乍一听两种英式考试极具国际声誉。但若将A-Level难度平行比较中国高考,我认为A-Level五门考试全A通过,大概相当于高考理科生630/750的水准。

有人要问那为什么A-Level考出全A就是一副高考状元的感觉,国内高考考个630也就是个正常985水准,离状元简直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个问题,大家要考虑到参加两类考试人数的体量和竞争难度。单说英国的人口以及面积和中国很多大省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其A-Level考试竞争大概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省份的省内竞争难度,与中国的全国性高考基本不在一个体量。所以通过A-Level选拔出来的人才必然没有高考生历经层层考验,质量也必然高下立见。

其次,英式基础教育总体来说是追求自由开放,老师负责传授内容,但课业量不大,主要看学生个人兴趣。新加坡是打着英式教育的大旗,各种课外活动有声有色,但实际上最后还是一考定输赢。所以反复练习就成了唯一的王道。当年初到新加坡,总以为新加坡的教育相比中国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一度以为学习其实就不需要费那么大力气,只要理解了就好,十几岁的自己实在看不出学好数理化除了升学还能有什么用处。所以就在新加坡的中西合璧体系下一路走过,几年后再看国内经历高考的同学,总觉得自己少点什么。但想到自己年少出国,又是在大家口中那么优秀的英式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再加上国内朋友盲目的崇拜,心里又暗自多了几分自信。正所谓走夜路吹口哨,虚张声势罢了。

其实基础教育之根本,技巧上来讲,就是简单重复,反复练习,我们叫做熟能生巧。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我们的教育也是服务于大数人,绝不是为一两个天才而准备。所以其实我们的高考一直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对待具体科目及侧重可以随时代进步而修改,但勤学苦练的思路是永远都不会错。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因为我们整个国家步入近代文明的时间较短,所以曾经产生了许多盲目崇拜洋和尚的行为。小编以为那都是由于暂时性的落后造成的不自信。其实国内的基础教育绝对是地表最强,你若想培养小孩的生存能力,没有什么比在中国开启一段困难模式更能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当然如果你想小孩开心就好健康成长,那就不是很有所谓,英式教育绝对能满足你这方面的需求。而且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方面西方教育普遍可以提供更好的平台,因为竞争不够激烈,人也就相对更能和平相处。

英式就简单说到这里。下一篇聊聊美国大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想象力大考察 1、图在表达一个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 2、图中人物是个编辑。 3、白天长了后工作时间变长,...
    小熊爱吃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