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独自背包走江南(2):是鸭子,千万不要来南京

(2):是鸭子,千万不要来南京

林语堂写过,“中国的解剖学之所以这以不发达,或许因为面对一条鱼时,中国人很难做到客观冷静,他们的注意力总会集中到思考是将其清炖还是红烧更加美味上。”

如果将这个说法推广到南京,可以演绎为,面对一只活生生的鸭子,南京人看到的经常不是完整的鸭子,他们会在脑海中快速将其拆解成鸭头、鸭颈、鸭舌,当然还有鸭血。

(南京鸭血粉丝汤--图片来自网络)

我来南京前,早就知道鸭血粉丝汤,它的名气之大,竟使我把品尝鸭血粉丝汤当做来南京的任务之一。

夫子庙是南京的步行街,听南京的朋友说,这里是南京版的东门。在一片市井繁华中,商铺林立,小吃云云。那里最漂亮的是夜晚,人影攒动,灯火如海。我于是选择夜晚去,这里果然充满了闹哄哄的快乐空气。很多皮肤粉粉的女孩子穿着时髦的衣服,被搂在某个男人的怀里,手里举着大串的糖葫芦,抱着一袋糖炒栗子,或者大口地舔着冰琪琳甜筒。走到哪里,天下的女人都差不多。

这里很多商铺都在卖鸭血粉丝汤,据他们说每一家都是最正宗的。但有些店家几乎没有生意。我偶然看到一处拐角处,一个不大的门面,透过大玻璃,里面食客汹涌。我知道这一家错不了。

(南京夫子庙--图片来自网络)

交了四块钱,我拿到一张微小的破纸片,被要求送到小窗口前,耐心等待并自己端汤。离开了深圳,就开始怀念那里的服务,比较之后才知道,原来在那里,我们有时是可以当当上帝的。窗口前,拥挤着七八个人,有一个操广东口音的老兄竟然一口气要十六碗,他身后坐着一群讲广东话的游客。我眼前一片发黑。但为了这臆想中最最正宗的粉丝汤,我强忍住一阵紧似一阵的饥饿。

透过脏脏的小窗口,我看到一口又深又大的铁锅,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熬沥青的大锅。这口锅里是满当当的老汤,一个女人背对我站着,她右手拿着个深深的漏勺,左手麻利又机械地取一团粉丝,放在其中,在热汤中忽悠一涮,就取出,倒入碗中。再飞手从一排碗中取出鸭肝,鸭血块、油盐等一应调料,洒在粉丝上。最后她总会问一句“要不要香菜?”如果要,就再撮一把香菜沫。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南京,在吃饭时经常被问起要不要香菜,就象我们在深圳吃湘菜时,要被迫向服务员详细划分出自己需要微辣,中辣,还是特辣。最后,她将一勺浮游着油炸豆腐干的浓白老汤浇在碗中,一碗鸭血粉丝汤带着全部的热力和香气端上来了。

我眼冒金星,狂咽口水,看着一个又一个人端着那碗让人愤怒的汤从我鼻下晃走,终于等到了我的汤。

我深吸一口气,打量这碗来之不易的汤,它在白腻中飘着香菜的绿色,点缀着鸭血的深紫色,又有油炸豆腐泡的淡金色,从色彩角度很有审美价值。轻挑一筷细白如发的的粉丝,口感滑且津道。鸭血也是滑滑的软嫩,而豆腐泡则需要用尽力气撕扯。汤非常清香鲜美,让我联想到羊杂粉丝汤,但它又没有后者燠燠的膻味,如果不吃羊肉的人想体验鲜的感觉,鸭血粉丝汤倒是个不错的替代。

我等待这碗汤花了20多分钟,让它消失只用了5分钟。非常满意地离座时,我并不后悔那痛苦的等待。出这家店门后,我又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店,很多都在打鸭子的主意,板鸭、盐水鸭、还有卤鸭头、腌鸭掌、盐水鸭颈、鸭舌头。我路过一家小店,大大的牌子上写着鸭肫泡饭。我眼前晃满了四分五裂的鸭子的块体,它们被深思熟虑的南京人在煎炒烹炸中研究到了极致。那一刻,虽然我刚刚一碗鸭血汤下肚,但我突然良心发现,开始为作为生物个体的鸭子感到不安,如果我懂鸭语,会告诉它们,记住了,千万不要来南京。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傍晚,路过评事街,一条古旧的保留着很多老南京记忆的城南小巷,巷口的那家很有名气的板鸭店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买鸭子的队...
    塘格木阅读 615评论 2 3
  • 不过,听到人管虎踞龙蟠的六朝古都金陵叫作“鸭都”,企鹅君还是在风中凌乱了许久。 待到在这座梧桐庇荫的城市住上了一段...
    企鹅吃喝指南阅读 1,220评论 6 10
  • 南京属于江南城市,六朝古都中透露着现代的气息,各种美食汇聚于此,当然既然来南京旅行,必然要尝尝充满南京味道的食物,...
    星期六早晨阅读 744评论 0 11
  • 为什么要优秀,因为只有优秀才有资本接受挑战。才能服众人,这样大家也觉得你很棒,一个优秀的人获得资源也会更多。 ...
    风雨后阅读 206评论 0 0
  • 听个故事 不管明天 关于你我ta 关于逻迹 在做个像样的评价 活成远峰雾气了 故事是眺望者的眼...
    清氧QY阅读 1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