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柿子树

                  作者:郭迎超


童年的柿子树

   

    终于,今天的我在这儿停下脚步,来看望我多年的不会说话的老朋友——一棵柿子树。

    儿时,这棵树也还幼小,她生长在贫瘠的石岗的夹缝中,尽管看起来瘦弱,却也腰杆笔直,结实挺拔。虽然没有她同伴那样粗壮和枝叶繁茂,但到了收获季节,同她们一样硕果累累,这是一棵辛勤劳作的树。

    小学时,每天去上学都路过她身边,那时候总觉得时光太漫长,总是垂涎和期待她果实的美味,扳着手指默算着,从春天到秋天,终于一天天地看着柿子的颜色由青涩变成杏黄,直到红彤彤的小灯笼一样的柿子挂满了枝梢……

    童年的小伙伴都曾身轻若燕,不顾大人们的反复叮嘱,像猴子一样轻轻松就爬上了树,甚至冒着掉下来的危险,也要比试看哪个人勇敢能摘到最好看的熟透即食的果实……

    轻轻地拭去柿子表面的一层薄皮,就像揭开了对一位思念已久的美丽姑娘的神秘面纱,之后唇舌间的娇柔和甜蜜,舍不得吮吸……那种滋味是何等得幸福和难忘,却只停留在了年少的记忆深处。

    深秋之后,柿树上大部分叶子落光了,只剩下满树的果实密密麻麻地挂在树枝上,等待农民来收获。这时候,农忙也结束了。父亲总是挑着箩筐,母亲挎起竹篮,我背着一根经过简单加工能采摘柿子的竹竿,后面跟着年幼的弟弟出发了。有的在树下摘,有的捡,有的爬上树摘,忙得不亦乐乎。约摸半天的功夫,柿子就摘完了,我们围坐在一起,父亲也点燃了一支烟,一家人开始分享收获的喜悦。我和弟弟既体验了劳动和收获的艰辛快乐,又增添了童年生活的色彩和趣味,这是城里的孩子们永远都不曾有过的童年。

    可是,后来的某一天突然接到了村里的通知,这棵树正长在要修的山路上……心头一紧,充满了对柿树的遐想,是惋惜,是心痛,是不舍……毕竟,这是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乡村公路,每个人都要大力支持。心痛之余,我终于接受了要牺牲这棵树的命运。

    然而,幸运的是,好心的乡亲们适度调整了公路的走向保留了这棵树。只是这棵树侥幸保命却也倍受摧残,树的根部一半被剖掉悬空,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干枯,仅剩一半的根系却依然坚强地扎在坚硬的岩缝中。曾经有段时间,这棵树明显地失去了昔日的绿意、生机和活力,垂头丧气地蜷缩起残缺的肢体和枯枝败叶,很多熟悉她的人说:这棵柿树活不下去了!一股凄凉之感涌上我的心头。那时的我,每逢放学路上经过她时,总是满怀心疼地抚摸着她的根茎和树干,期盼和祝福她能战胜困难,获得重生!

    又一个春天来临了,也许是这棵树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它又勇敢的活泛过来了!依然精神抖擞、春意盎然,而且枝叶较之前更加繁茂了。秋天来了,她的果实依然挂满了枝头。仿佛向世人证明了她没有被艰难困境打倒,虽历经风雨,仍以自己坚韧的生命力傲立于黄土地上。它可贵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的灵魂,从此以后,我叫她——树坚强!

    再后来的许多年,我求学、从医、工作……渐渐地,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和这棵柿子树见面的机会也愈发少了。可是,岁月的流逝竟使我对她的感情愈发浓烈了。她的精神深埋在心里,每当我身处困境,是这棵树给了我绵延不绝的鼓舞和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地向前走。


    转眼已是中年,繁杂的事务常常使我身心疲惫。可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也常常想起这棵树坚强。中年人活的累,甚至不敢表现出丝毫地倦怠,也没空花太多时间去回忆过去,甚至再走一次童年时深谙于心的故乡小道。我们总为渐渐实现了自己所谓的好日子和正确目标而沾沾自喜,却也无法掩饰内心的苦闷、焦虑、孤独和无助。人人仿佛带着面具,穿着伪衣,每天谨小慎微地穿梭于人世间的某个场合,尽量少说,或者不说,近乎畸形地压抑自己。把所有的痛苦、委屈和不幸深埋心底,在没人的地方又偷偷地擦掉眼泪。就这样总在真实的自我和现实中需要的自我之间小心翼翼地转换着,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和身处中年的空虚、困惑、寂寥和忧伤——疲惫的身躯,孤苦的灵魂。

    终于,直到今天,我才下定决心,给心灵放个小假,再回老家看看这棵树坚强……在物欲横行的快节奏时代,需要放慢脚步,也很需要回头看看,找找曾经的初衷和纯真,净化一下蒙了灰尘的心灵,洗礼一次迷失了的人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