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说:“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喜欢红酒和雪茄的赵立新标签大概是:雅痞、戏痴、老派绅士、演员等等。
有人说,他身上总是散发着老牌知识分子的味道,但是一点也不迂腐,没有那种酸劲儿,充满着自由和热情。我最喜欢他的声音。网友形容是“一出生就惊艳全场,气场十足,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以至于“”听一遍耳朵想嫁人,两遍想怀孕,三遍生二胎“。
遇见赵立新,是听他朗读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诀别书,听得泪流满面。后来又听了《写给宋明帝》这封拒绝当驸马的文章朗读。赵立新在朗读的一字一句间,将真实中的驸马生活逐渐展开,读的非常精彩,让不少观众有代入感。后来又听到到他演绎《冯唐写给小陶朱公子》。里面提到钱应该怎么花,如何花等内容。赵立新的演绎相当精彩,他以略带戏谑的口吻说:“”因为你是财神的儿子,嘴巴里塞满银行卡出生“”。然后又像老师一般谆谆教导:“”你有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你的钱不是你挣的“”。
在《身临其境》中,赵立新用声音演绎了功夫熊猫,全程英文,游刃有余。他还用德语,法语,俄罗斯语,西班牙语等四国语言来介绍自己,震撼了所有人。据他说,他还熟练掌握了湖南话,天津话,上海话,台湾普通话等方言。他在台前秀的话剧《父亲》更是全程无停顿,不跳戏,一气呵成。
赵立新为什么能这么牛,让人望其项背,让人惊叹不已。这和他的努力分不开,比如他的自白是:“”有些台词确实傲娇的可以,字字句句有如攀藤爬蔓,激得我血脉喷张,深吸一口气,把它们吞进嘴里,绞碎了,咽下去,再像牛一样反刍,直到可以同样傲慢的瞟着他们“”。所以他能一口气念那么多封信,还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一场戏说那么多台词,还让人如痴如醉,全都是因为他在反复消化这些词语,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的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他的经历足够丰富。一个演过话剧,做过主持人,当过导演,编剧,在大学当教授,教过书,精通四国语言的50岁大叔;一个热衷经典的,严肃的,甚至晦涩的话剧的男人。一个有能力把各种角色都演绎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是多么招人喜欢。
《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说:“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听赵立新读信,念台词,演戏,我们真实的感觉到了情感的流动。
赵立新用行动诠释了翻译家许渊冲所感慨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赵立新让人记住的日子一定非常多,在电视机前听着赵立新的声音,看着他自信从容的举止,享受着他朗读时散发的魅力,感觉心灵在滋养,精神疆域在扩展。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些,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