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最近突发奇想,想要看看电影,在我的百度网盘里搜索了很长时间,最后被“看完泪奔”这样的标题所吸引,决定一探究竟,究竟多感人,距离上一次看电影看到哭泣还是看《素媛》时候,从中间看到结尾,抱着满怀的期待,但是并没有如约而至的感动,直到最后男主人公之一去世的时候音乐在强烈煽情的音乐煽动之下,心底生出些许悲凉,但我想那只是为生老病死的不幸而难过,却与剧情无关。
电影概况
也许读到现在的你还是一头雾水,不妨给大家讲讲剧情,有一个亿万富翁,我们就叫他A吧!结果不幸患上癌症,和一个普通的职员老B住进了一个病房,然后作为被医生诊断为还有几个月或者一年期限的亿万富翁老A和普通工薪阶层B同病相怜,对希望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一拍即合,凭借A的财力,两人去了西藏,滑翔很多事情,中间也有误会和争吵,但两人经历了种种考验成为挚友,B最后去世了,然后由老A替他完成心愿。
看完之后我有几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01
人生的意义=?旅行的快感
曾经在网络上很风靡这样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源于一个辞职去旅行的白领之笔。很多人在之后纷纷辞职去旅行,而最近这几年旅游业也确实发达,我对旅游最大的体会就是身体在路上,用旅游来填充在家无所事事的空虚感,每一次在旅行前充满期待,旅行过程中 却也只是作为一个看客,对各种风景赞叹不已,旅行后继续回归生活正常的轨道。现在的我更多把旅行当做是身心放松的一次体验。也许电影中的亿万富翁A和职员B也只是希冀通过旅行来暂时摆脱对于走到生命尽头的绝望与不安和痛苦。可最后又怎么样了呢?还是一样要回归生活。亿万富翁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但是依然要去开会进行之前他所厌倦繁琐的事情,而B不幸加重了病情,加速了死亡的进程。如果说这趟旅行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可能是B在和那个黑人女郎对话后才发现自己应该回到自己爱的人身边。去珍惜应该拥有的。但是注意在旅行过程中或者是旅行本身并没有带给更大的改变,而是在旅途过程中遇见的人产生的改变。至于亿万富翁A,我觉得他在旅行全程更像是一个给B提供旅行机会让B陪自己一起出去玩个尽心的资本家。他最大的改变还是在受到B死亡触动后去见和自己误会很深的小女儿,可这是旅行带来的吗?倒不如说是A的影响。所以旅行本身并不会带来本质的改变,而是你遇到的人和事情对你价值观产生的改变。
我很喜欢沈从文先生写给妻子的一句话: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想这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才知珍惜眼前人的弥足珍贵”。B觉得因为妻子的意外怀孕而导致自己的教书匠的愿望无法继续,而为了生活和家庭当了45年的技术工。可是人啊,总会因为失去的而忘了所拥有的美好,难道和妻子儿女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不也是人生的意义吗?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趟旅程,如果非要追究是否曾经游遍山水才算旅行,我想他也对人生的意义一无所求。
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B会觉得旅行比治疗更有意义,我也曾经对很多次旅途充满期待,但真正体验过才发现旅行本身并不会让你发生什么本质的改变,而是旅途中遇见过的人遇到的事。旅行过后咱们还是普通人。还是该回归生活本身,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不知道如果B没有遇见A,会是怎样?他的这些想法是不是会搁置心底,只不过这样一趟不管不顾的旅行之后才发现原来最应该珍惜的是自己的亲人。
02
遗愿清单列出的意义
我一直在思考遗愿清单列出的意义,首先,你会在生死边缘写下一份遗愿清单吗?也许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士在生命边缘还在垂死挣扎,为了自己的健康,抑或为了不连累亲人而放弃治疗,也许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实现这些。除了生死之外还有很多牵挂和羁绊需要了却。或许有人说我会,那遗愿清单里应该写些什么?在生命尽头未知的短暂时光里完成自己在人生的前半段漫长时光里一直未完成的夙愿,我们想一想可能吗?时间短必然易实现,要么你有一定的时间去实现这些梦想,要么你有金钱。而可悲的是,大部分愿望之所以难以实现大多是因为你缺钱,而一场大病袭来可能你更是寒酸至极,如果B没有遇上A,会有这趟旅行吗?再说时间,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时间对其的意义可想而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连陪自己的亲人的时间都觉得不够,也许根本不会去想到去实现自己的遗愿,也许他们的遗愿就是能多陪陪自己的亲人。所以重点是每个人对遗愿的界定是什么?到最后你会发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愿望你根本无法在等待死亡的短时间内去实现,所以我们不如从现在开始想想自己还有什么想做的没有做的,趁着时光正好,努力去实现它。所以我在看完整片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自己想要干的事,just do it now! 不想到生命尽头即使要列遗愿清单才发现很多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去实现真的就再也无法实现了!
03 财富是实现心愿的最大的物质基础
看完电影,我不得不提一下财富还是很重要的,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感觉,对于亿万富翁老A邀请B一起去实现人生的遗愿,我在想如果A不是亿万富翁呢?两个人大概只会对视笑笑,互相调侃一下彼此。所以我会觉得电影离现实太远。因为里面充满了人为设置的巧合,在旅途过程中,B病情加重了,而富翁A却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随身带有管家,并且贴心嘱咐他的病情不能干的事情,让人不得不感慨有钱人才能这样吧!拥有最好的治疗团队,而相比之下B的病情加重很难说和缺少优质的治疗有关,所以的一切都绕不开一个财富。而整趟旅行让人看起来更觉得是一场有钱人的游戏,亿万富翁A花钱请B陪他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非要给这趟旅行强加上主题,大概就是看尽了世间繁华,才发现平淡才是真。而很多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无法看尽世间繁华,才能领悟平淡的真实,带着对未知的幻想和憧憬抱憾终身。其实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象,是你幻想出来的海市蜃楼。所以人的一生中总是免不了俗的带个钱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不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把实现财务自由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愿望,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会水到渠成,很多无解也会有解。
04
关于人设
整部电影对我来说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包括两个男主,说老实话,这样的人设实在是不讨喜,尽管两位老戏骨演技一流,但我对剧情和人设都难称得上喜欢。这两个主人公让我的感觉就像两个还没长大的老男孩,一个是有钱任性的想要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要拉一个将死之人陪着的亿万富翁,一个是想要在生命最后来一趟不管不顾家人的所谓完成心愿之旅,亿万富翁考虑过B的病情和家人们,尽管被B的妻子hate,还是决定让B陪着,结果自己有专业的医疗服务,奇迹般的康复了,而老B却经历各种极限运动加重病情最后不幸离世,可谁知道如果留下来坚持治疗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至于B,想要在生命尽头去做没做过的事情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没有看过好的,所以幻想中的总是比现实美好,所以想要去尽情的疯一把是正常的,但是至于如何割舍对亲人的牵挂和担心,就这样放弃治疗,也许在旅行途中就再也见不到家人的这种惶恐不是比头脑一热的冲动更甚吗?我不清楚老B是如何想的,也许人就会在很多时候陷入冲动的情绪而无法自拔吧!而相比之下,对于B的妻子,我觉得她更鲜活更真实,更像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的人。她在给老A打电话时说的那句话尤其让人动容:我作为一名护士,经历过很多生死,对于A的死亡我可以接收,但我无法接受的是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失去他。突然看到这句话就莫名的心酸,为一个深爱着丈夫的女人的无能无力而感到悲凉,是因为多无助才会打电话给一个她hate的人,而最后B在领悟后回到家中还有感谢上帝,悲凉却真实,也或许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也没有权利去评价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老B的妻子。只是那一个信念: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05
剧情设置
不得不在最后吐槽一下充满bug的剧情。
1.老B口口声声说教书是自己的毕生梦想,可是最后的遗愿清单上丝毫也没有提及这个梦想,可以说再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但是并没有,倒是在A的掺和下列出了一大串类似极限运动的遗愿,亲吻世界上最美的女孩这类的事情,所以这就是遗愿,是一直以来梦寐以求却没有完成的事情,还是去帮助别人完成他想要完成的愿望,我更觉得后半程是B陪着A在实现他的一些心愿,而在我看起来并没有很大的价值。
2.电影最后都要升华一下主题,宣传一下价值观。其实我很难从一大段旅行的描写中看出真正让两个人的改变是什么?是看过最好的风景才知道平淡才是真?是时候珍惜眼前人?还是及时行乐?首先老A在旅行后最大的改变是开始去联系和自己误会很深的小女儿,而且这还是在受到老A去世的触动影响的,旅行本身几乎没有带来什么改变。而B我觉得前半程都更像是一个游客,直到老A安排的黑人女郎出现,B在和其交谈后最终抵制住了诱惑,发现自己最爱的是什么,是亲人!所以如果没有这个黑人女郎的加入,可能整个旅行真的只是旅行,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整部电影可以概括为普通白领B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和自己的邻床病友亿万富翁A一拍即合决定出去旅行,去看看之前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不幸的是,旅行结束后,B加重病情GAMEOVER了,而A凭借着专业的医疗团队奇迹般的康复了,继续完成他的事业。这个事情告诉生命关卡千万别和有钱人一起任性,毕竟他有钱你没有!
3.最后的一个镜头是老A的助理在雪山之巅把两个人的骨灰放在了一起,助理帮他们划了第一项,亲眼见证奇迹,(因为富豪多活了19年零6个月)然后旁白是这样的: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到现在也无法下定论。但我至少能这么说:我知道,他在离世的时候合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除此之外我还敢肯定的是他对自己的终憩之地非常满意,因为那地方是一片雪山,埋在那儿是违法的。。。。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