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对中国式家庭有了一些感悟,当然此种定义并不确切,只是下面我所谈论的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的特点以及一些我本人的思考
在我看来,传统的中式家庭模式其实就是原始父系社会的缩略投影,在这种家庭模式中总是会有一名或者是数名家庭成员拥有直接着绝对话语权,并且与这个小集合体的兴盛衰亡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俗语中会有顶梁柱,主心骨在这一类称呼。
这种类中心化的家庭模式确实是合乎历史趋向的,是有利于小家与大家的协同稳定的。
但也正如我们所见,在这个一切都趋向于自由开放的时代,这种传统的模式是否能够跟上时代迅捷的步伐?在这种传统中是极度缺少沟通的,我想这也是近代家庭矛盾激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心者与非中心者都陷入了一种僵持的等待。前者等待着后者对自己的服从与顺应,一种基于肯定的反馈与情感,而后者等待着前者愿意放下权力的旗帜从而俯身倾听自我的想法与意见,更有甚者会期待地位上的趋同。矛盾与分歧便在等待中不断地根深蒂固。但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一种自我疗愈的状态,但本质上还是家庭中心的偏离。
但我今天真正想说的是中式传统家庭的哺养模式。我们总是非常自然地将自己的命运与下一代的命运紧密联系,理所当然地向上一代进行索取,转而又向下一代进行输出。我所痛恨的正是这种无节制地残忍的索取以及思想深处命运的不可逆性。从来没有一种规则强制我们可以索取或是给予,我想这一切的发生应当是基于自然的爱之上的,而绝不应该演变成一种使命。当我看到一代又一代无法真正享有自己的生活,还要被持续的压榨价值时,我是非常痛心的。这种传统的家庭观与家庭延续是扎根在血泪上的,一种看不见不被表现出的血泪之上。
所以我在这里非常呼吁家庭自由与家庭独立,我们应当由大家庭产生独立的小家庭,以此类推,我们彼此联系但又相对独立,不论是谁,我们都要做自己。我们可以形成一种更加健康的,更加合理融洽的家庭模式,从而根本地改善家庭问题。当然目前来看这一期望是极度理想化的,需要更多的觉醒与长久的努力。
首先需要我们记住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