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谈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话说每天听下得到APP总归是有好处的,既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还可以收集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今天罗辑思维的主题就很有意思,说的是如何跟孩子谈钱。

这是每一位父母都在意却不好解决的“难题”:对于00后的新一代,他们的生活已经非常接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穿方面总是不缺的,这让他们对金钱的概念缺乏理解,就像想要的玩具、想吃的零食一样问爸妈家人要的。

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知道金钱背后所代表的劳动成果,理解勤俭的美德实非易事。

而今天的主讲人楼夷老师给出了很好的方法论,从三个方面帮孩子树立自己正确的金钱观。

钱从哪来?如何花出去?如何用钱来衡量一切?

一、钱从哪来?

一味的给钱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轻易被满足的欲望、只会让孩子养成随意花钱的坏习惯。没有原则地屈从于孩子的哭闹要钱就给,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与人分享的个性,这些后果都不是我们做父母的愿意看到的。

应该如何做呢?楼夷老师给的意见是:

首先,“明确挣钱的标准,但不要细化标准方便家长调整。除过年压岁钱外,遵循做额外的事情才给钱。”

这一条容易理解,本来应该做的事不要给钱,以免孩子把一切都当成“交易”。比如正常完成作业不给钱,但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视频学习并做对全部练习题,就奖励固定额度的钱;而未能按时完成正常的家庭作业则要扣钱。

其次,如何花钱?“明确裁判,由家庭最具权威者为孩子零用钱水准和奖励标准的唯一评判人。

对于孩子“挣的钱”保存在固定账户,孩子是所有人,但使用时必须得到爸妈同意,不同意就不能用,要继续存在账户里。父母判断是合理消费则会“投资”这笔交易的一半的钱,去花费在学习技能培养兴趣上的消费。如果判定为不合理的消费,去为了买玩具则由孩子全额承担。”

如此一来让孩子学会怎么用钱衡量和管理自己的欲望。不会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在要一个东西之前,先了解谁付钱,要付多少钱。如果是要自己付钱,价格又比较贵,学会抑制下当下的需求,耐心等待。

最后老师介绍了如何用钱作为标尺来衡量一切?

如:怎么用钱衡量和管理同别人的关系。

老师举了自己孩子的一个例子很有启发性。说的是“以前,老大看中老二手中的宝贝,会用两个办法,一是抢,二是骗。每次到最后都是以一场惊天动地的打架结束。

有了钱这把尺子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一次,老大看上老二手里的小盒子,老二不肯给,老大就提出直接购买,最后花5块钱成交。”

最有意思的是,姐弟俩都觉得自己赚到了。爸爸再问:“为什么?”老大回答说:“因为想法不同,我更喜欢盒子,二宝更喜欢钱。”

看到这里,我已觉得自己收获匪浅。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你不和孩子谈钱,如何奢望孩子成为“有钱人”。”

楼夷老师的三个方法不仅解决了“如何跟孩子谈钱”的难题,对教育管理孩子、培训他们的主动性一样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如培养孩子主动起床、主动收拾衣服、主动阅读等——我们虽然无法代替孩子去历练去成长,却可以提供帮助他们历练、成长的工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喜欢 染在云上的红 喜欢 耳机里的温软 我喜欢 不经意间地想起你 喜欢 把你忘掉 又把你记起 喜欢 那天的你 喜...
    子鹓阅读 2,444评论 0 0
  • 皮皮90天打卡累计天数:90/90 #宣言(人养习惯在先 习惯养人在后)# 孩子第三个30天目标:毎天英语阅读 家...
    皮皮_4cc9阅读 1,059评论 0 0
  • 观察时间:2018.6.25—8:00~8:20 观察地点:户外场地 观察对象:席梓瑞 观察者:孙龙兰 观察目的 ...
    孙龙兰阅读 57,58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