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去西安看了兵马俑。
我们先去了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宏伟壮观,令人震撼。
我们在观赏的途中,不断的发出惊叹声,赞美声。而我爸也就自然而然的充当起了导游的身份,一直在给我们讲解:
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出土的各类陶俑,都有各自的身份,按照不同身份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等几个级别,其服饰、冠带、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情态各异,几千件俑没有一张相同的脸。
你可别看兵马俑现在是灰蒙蒙的,其实在最初可不是这样的,而是描绘着各种美丽的色彩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埋藏加上不科学的挖掘方法,这些兵马俑的色彩在出土瞬间消失了,这些兵马俑在没有褪色前是什么样子呢?
在挖掘的最初,在兵马俑身上的色块还是比较明显和鲜艳的,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天蓝、中黄、橘黄、黑、白、赭等。从这些保存了两千多年得以展现到世人眼前的颜色来看,就足以说明颜色之丰富了。
但目前科学家们正尽力恢复陶俑原来的颜色以及兵马俑出土时颜色保持工作。
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外只是个旁观者,但我仍然感受到他们那必胜的气势。
古代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寓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膘肥体壮,张鼻嘶鸣,双目圆睁,两耳竖立;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
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俑战士们的神态动作,像一幅幅画卷呈现在我面前,令我记忆深刻。秦俑将士们磅礴的气势,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这次外出旅行,我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