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落幕,,蒙氏兄弟因其出色的才华和忠诚而受到始皇的高度尊重和宠爱。蒙恬被任命为大将,负责外事军事;蒙毅则在朝中参与商议国事,成为被尊称为“忠信大臣”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声望之高,甚至在高级将领和丞相之上,成为始皇信任的得力助手。
与此同时,赵高作为一个生来就被阉割的人,却因其出色的才能和对刑法的精通而得到了始皇的赏识。始皇任命他为中车府令,并将其委以教育小儿子胡亥审理判决诉讼案的重要职务。胡亥对赵高备加宠爱,使赵高在宫廷中拥有了极高的地位。
然而,事态逐渐转变。赵高在得知蒙氏兄弟受到始皇的信任后,心生嫉妒之情。赵高曾犯下重罪,而蒙毅受命惩治他。蒙毅建议按法律处置赵高,但始皇因为赵高的灵活才智而宽恕了他,甚至恢复了他的官职。赵高对蒙氏兄弟怀有怨恨之心,便开始密谋篡权。
赵高诱使胡亥谎称始皇的遗诏,要求杀掉始皇的长子扶苏,并立胡亥为太子。赵高对丞相李斯说:“扶苏的诏书和印玺都在胡亥那里,定立太子只在你我口中的一句话罢了。”李斯起初拒绝,认为这是一桩亡国之谋。然而,赵高一再劝说,以蒙恬和李斯的比较,将胜算摆明,最终说服了李斯。赵高再次对李斯说:“如果扶苏登基,蒙恬必定会成为丞相,而你最终将失去权力,回归故里。而胡亥仁慈忠良,是可以担任太子的。希望你谨慎考虑,做出决定!”听了赵高的话,李斯终于被说服,与赵高共同谋划,伪造了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接下来,他们篡改了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将其描绘为一个无能且毁誉始皇的罪人。蒙恬和蒙毅被诬陷为没有纠正扶苏的过失,参与和了解扶苏的图谋。最终,赵高成功地达成了他的阴谋,让蒙氏兄弟被迫自尽,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
这段历史故事反映了权谋和争斗在统治者周围的政治斗争中的角色。它突显了人性中的嫉妒、权谋和背叛,以及在权力游戏中道德和忠诚的沦丧。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也影响了整个社会,使得普通人们无法避免被权谋所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