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用”的写作课ll《藏区旅伴》(创意作业12)

更“无用”的写作课

出发


五入藏区了,这一次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一只大背包,一双舒适的马丁靴以及不紧不慢的出行方式,使旅途充满烟火气息。

自西安硬卧一路向西南,十八个小时后到达成都,和老蜜儿成功汇合后,赶早七点开往康定的大巴,正式开启川西藏区的醉心之旅。

自古蜀道难,大巴驶出成都没多久便开始盘山,窗外天空湛蓝,满山葱郁,沿山路转了几个弯,便有绿水一路相随。大巴上观景感觉很不一样,视野开阔,若从低处看高处,满山的清翠,偶尔有山上窜下的飞瀑,水气弥漫,雾蒙蒙的美。待大巴绕到山顶处,就是一个险字了,看着身后盘距的省道,像是长条织毯,一层一层的旋下,越来越小,直到低处,慢慢不见了。

峰回路转,翻过两座山后,眼前是另一番山色。石峰陡峭,汹涌的大渡河咆哮着向前奔淌,河水变得暗黄,大波逐小浪,疾流翻滚,凶狠凌厉。一条孤独的铁索桥架在滔滔的江水上,显得单薄无助,远远望去,摇晃不定,仿佛会被随时吞没在黄色浊浪里,这就是著名的泸定桥了。

隔窗遥思先辈们的英勇,历史的硝烟仿佛刚刚退去,多少前人用生命和信念铺就的和平,在锈迹斑斑的铁桥前别具意义。目送铁桥在视线里渐渐消失,远处的蓝天白云仿佛飘在眼前,感受此时的自然和美好,幸运知足。

远处的蓝天白云


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将我的目光拉回了车厢,这才开始细细打量这一车的旅伴,很明显,一半左右都是藏民,还有两位身着红色僧衣的喇嘛。藏民很好辨认,从着装、身材甚至浓浓的酥油味上就能区别出来。这里隶属康巴藏区,男人们黝黑彪悍,女人们淳朴善良,有穿藏袍的,有穿普通夹克裙子的,不用刻意打量,藏民的眼神纯净安宁,动作略显刻板。

婴孩的哭声来自左斜后方,是种不大愉快的反抗,一声接着一声,清晰响亮,这孩啼声不会让人觉得烦躁,反带着新生命的喜悦。循声望去,一名裹在襁褓里的婴孩儿,或许饿了,或许尿湿了,两只粉嫩的小手用力的握成小拳头,不停的挥舞,仿佛在诉说不安和渴望。

抱着小家伙的是位藏族年轻女子,穿着一套牛仔裙,尽管她打扮汉化时尚,却还是拘谨的眼神和脸蛋略显的高原红辨认出她是位地道的藏族妇女。

她留着披肩长发,面色还算白晰,还画着淡妆,这让我很好奇,她是怀中婴孩的妈妈吗?这个婴儿看起来刚出生没多久,可她腰身纤细,小腹平平,完全不像宝妈。

大巴座椅上的藏族宝宝

早知道藏民是不拘小节的,眼前的这名女子让我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她落落大方,撩起衣衫,自顾的给孩子喂奶,温柔平和的看着怀里的宝宝,撅起嘴逗出声音,安慰宝宝,怀中的宝宝立刻安静下来,他拽着妈妈胸前的衣服,一边吃奶,一边静静地看妈妈。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下来,母子天伦之乐的画面感强烈,温馨感人。

这位藏族妈妈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侍弄起孩子来却很娴熟。奶过宝宝后,将宝宝放在座位上,半蹲着给宝宝换纸尿裤,我还是有些惊讶,现在的宝宝都带得精细,周围的宝妈们对宝宝的日常用品都会严格消毒,就是外人亲一下孩子的小脸,都会大惊小怪,满脸的不痛快,更别说把小宝宝放在大巴车的座椅上了,会有多少细菌啊。

这位藏族宝妈身体素质比较好,车厢里站得很稳,没有刚生过孩子的孱弱和长途旅行带来的疲惫,全是初为人母的欢欣喜悦。

川藏运业大巴

大巴车一路盘山,行驶了四个多小时后,在深山中的休息区停靠下来,大家伸伸腰都向车厢外走去,藏族宝妈将熟睡的宝宝放在座位上,也跟着人流向车下走去。回头看看身后再无他人,诧异间想想人心叵测,出门在外,还是处处留心比较好,于是也紧随着人流下了车。此时车门大开,司机去方便了,宝妈更是瞬间不见了身影,就愈发警觉起来,想想座椅上襁褓里的宝宝,担心之余只好站在车门两米内来回踱步,不敢离开。大约一刻钟左右,才看见宝妈跚跚回来,不好多说什么,便向餐厅走去。

“姐……姐,姐姐,谢谢你!”几句夹生的汉语传过耳边,回头一看,挺意外,竟是宝妈在和我道谢。

“哦,你好,怎么这么心大,把宝宝独自丢在车上,多不安全呐!”我赶紧说道。

“姐姐,我着急去厕所,一直回头看,直到看见你一直守在车门口,就放心了,你真是好人。佛祖保佑,我们藏民的孩子鬼神都不会碰的,有时放牧就把孩子放在毡包里,几个小时也没事。”她的汉语倒是流利,只是普通话不很标准。

也许对她们来说,也许这只是民族习惯,我不好再说什么,想想休息时间有限,下午还要赶路,便急急的走进餐厅叫了午饭。回到车上,宝宝已经醒了,宝妈正搂着孩子开心嬉戏,见我上车来,朝我感激一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一脸的灿烂。

笑容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同座的老蜜儿看藏族宝妈和宝宝的座位刚好在车厢天窗下,便主动和她们换了座位。老蜜儿还真是心细,旅途漫漫,能够和藏族宝妈坐在一起也是难得的缘份。

格桑花

我们很自然的聊到一起,宝妈名叫卓玛,才刚满二十一岁,是康定甲根坝乡人,结婚两年了,预产期前查出胎儿脐绕颈且胎位不正,便坐了大巴去成都的大医院待产。这期间由在成都上专科的小姑子照顾,出院后在小酒店包房坐了月子,今日满月,抱着孩子回家。

为什么丈夫不来接?为什么不回家坐月子?她解释了半天,我也听不明白,大概意思就是民俗不同,不同地区的藏民甚至不同的藏区家族,规矩和习俗都不完全一样。

从她朝阳般纯真的笑容和红润的面容上看得出她的期待和幸福,这就足够了。宝宝是个男婴,宝妈兴高采烈地描述着他如何的像宝爸,在她和宝宝的对话中看出,宝爸勤劳能干,是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和重心。

关于生孩子和坐月子藏族和汉族的习俗有很大的差异,在藏族宝妈眼里,生孩子就是繁衍后代,就像挤牛奶做糌粑,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所以应该独自完成,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反而因为休息一个月,耽搁了家里的活而感到不安。

原来卓玛的家里养着二百多头耗牛,二百多只羊和几十匹马,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很多。公公婆婆及小叔子也有大量牲畜需要放牧,只能靠自己去生孩子,像他这样能够去汉地医院生孩子的并不多,大多数放牧的藏族妇女都是通过亲人的帮助,将孩子生在毡包里。想想现在一头耗牛的市值接近三万,宝妈的家境已属相当殷实,却明理坚强低调,再看看周围城市宝妈的娇滴任性,的确咋舌。

藏民凡事简单化,所以对他们而言生个孩子是件小事。牲畜的多少是个数字,所创的价值,除了留够自用的,很大一部分都捐给了寺庙,她们相信六道轮回,牲畜只是暂时堕入畜牲道,而入人道是因为上辈子做了很大的善事。轮回周而复始,因为造化和善念改变。所以藏民们将大量金钱供入寺院,以求喇嘛念经或祈福超度,帮助一切生灵度化,行善积德,消除罪孽。

实际上卓玛是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所以她随时都可以汉藏交流,她苹果手机用得很溜,时不时给宝爸发个视频,呵呵的笑声中,充斥着喜悦和幸福。

再来打量卓玛,便不觉得奇怪了。长长的披肩发,黑色的牛仔长裹裙,宽松的黑T恤,外搭米色的毛衣,配着胸前绿松石和的毛衣链,手腕上的红玛瑙手串喜庆吉祥,脸上的淡妆恰到好处。汉化的时尚在一位藏族宝妈身上体现,既得体又民族化。

从早上七点登上大巴,到康定时已是下午四点,下车第一感觉是小城很安静,天空蓝得醉眼,云彩丝丝缕缕的浮在空中,洁净的纯粹。车站里的花圃中婷婷袅袅地开满了娇艳的格桑花,阳光正好拉长了它们落在的影子,光照的美,一阵清风吹过,茎和茎相互依偎,花朵儿便凑在了一起,像在窃窃私语,又像在打量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回过头想和卓玛道别,却找不见她的踪影了。

六字真言堆

旅途就是这样,有急急回家的路人,也有慢慢体会的旅人,感激的是,能够遇见的缘分。愿幸福的人儿更加幸福,也期盼旅人的脚步会踏得更远。

更“无用”的写作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当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当自强而后人强之,人当自重而后人重之。该变自己的人必当改变社会,改变社会的人必当改变世界,自...
    书虫1234阅读 397评论 0 1
  • 书籍:《见识》—第六章 职场的误区与破法 字数:636 主题:《积累效应》 前言: 作为学生党的我而言,目测两遍,...
    小洁英雄阅读 108评论 0 1
  • 海大害虫: 窝懒又蠢,到现在还没有顺利毕业。(某上海不知名高校一枚计算机小硕) 别闹了好嘛?你说你现在是不是自...
    御宅胖猫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