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读猫
大家好,我是精读猫,好久不见。
今天为您精读的这本书叫《当图书进入战争》,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
可能一听到这个书名,就有人要有疑问了。
说到战争,你可能会想到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士兵,想到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用装备,或者是一些战略战术。
这图书和战争能扯上什么关系?
然而二战期间图书却出人意料的成了美军的制胜法宝。
美国陆军上校爱德华·芒森说。
作为教育和指导人的主要媒介,图书不仅被当做有价值的娱乐方式。
同时也是改善人们性格和行为一种武器。
他认为战争是意志的决斗,而不是单纯靠武器进行战斗。
那么美国是如何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呢?
今天的这本《当图书进入战争》将告诉你答案。
本书的作者莫里古皮提尔·曼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律师,他搜集了丰富的史料,进行了大量考证。
写成了《当图书进入战争》一书,详细为我们解读了图书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好,下面我将分三个问题为你讲解全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美国为什么要把图书引入战争?
第二,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具体是怎么做的?
第三,图书在二战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我们先来讲本书的第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要把图书引入战争?
这里要交代一下,美国把图书用于二战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从1933年1月德国建立起纳粹独裁政权说起。
为了巩固独裁统治,加强思想控制,希特勒发起了焚书运动。
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的倍倍尔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篝火狂欢。
只是这篝火烧的不是木材,而是周围大学图书馆的2万多册图书。
希特勒任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指挥了这场焚书活动。
希特勒为什么要焚书呢?
戈培尔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持德国文化的纯洁,就必须焚毁所有威胁纳粹民族的非德意志图书和文献。
其中就包括很多犹太人的著作。
纳粹宣扬。虽然犹太人在知识方面很有力量,但血统上是个劣等民族,因此必须消灭他们所写的书。许多著名的犹太人像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著作都被付之一炬。
这场焚书活动只是纳粹德国焚书运动的开端。
为了塑造新的纳粹文化,适应希特勒的意识形态,戈佩尔对政治上追求进步的作家都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但凡能读出一点儿反战主义,社会主义,改革与自由自演的图书,都被陆续列为禁书,称为焚烧的对象。
在此后纳粹横行的十余年时间里,有超过1万名作家的作品被查禁和焚毁。除了德国国内作家的书,英美同盟国的书,也是他们重点焚烧的对象。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杰克伦敦等人的书都在焚烧之列。
在焚书的同时,为了灌输纳粹思想,加强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纳粹还大量印刷宣传,强推一本书,就是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
自1935年这本书出版开始从学校学生到新婚夫妇都被要求认真学习这本书。
1939年,二战欧洲战场拉开序幕,纳粹德国迅速攻占了波兰、法国、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纳粹之所以能迅速占领欧洲大陆多国,除了靠充足的兵力和武器,还有就是思想领域的红石。
他们来到这些国家占领城市的同时做的另外一件重要的是就是进入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焚烧图书。
这就相当于毁掉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精神支柱。
再加上强行灌输纳粹思想,就便于纳粹在精神上奴役他们。
据统计,二战期间纳粹在国内外焚烧的图书超过1亿册。
除此之外,德国还建起了覆盖全球的短播电台,对美国发起了宣传攻势。
因此,尽管美国远离欧洲战场,但也受到了纳粹思想的袭击。
他们甚至还暗地里雇佣了一些移民到美国的德国人,在美国的地方电台里播出含有纳粹思想的节目,蛊惑人心。
德国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各国有识之士的讨伐。美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战争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还存在于思想领域中。
很多图书中所包含的思想也能被当作武器使用。
1939到1940年间,欧洲到处战火纷飞。
虽然此时美国还没有被卷入战争,但鉴于纳粹德国的汹汹气势,美国也已经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在此之前,美国军队的人数只有17.4万,显然这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