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孩子语文科目全部自理,我很少参与。站在背后,我不甘心,得知道他的实际情况。
周五,孩子秋游没上课,我从书包里找到3套测试卷,带到单位,专门找午后大脑清醒,相对安静时,认认真真地看,不满意处,另找一张纸,工工整整地记录。等周末,和孩子一起交流。
哪知昨晚,因孩子没遵守约定,打着刷微博的名义,看游戏直播。老公很生气,数落一顿。孩子不高兴,情绪来了。
原打算,晚上让我辅导作文,也迟迟不开始,抱着一堆书,自己看。我催了两次,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事,我在帮你。
没动静,我开始读《爱沟通》课程。人真是一种神奇的动物,你催他不来,你不管他来了。好,那就开始吧!
为了素材的事,孩子也不乐意,我找的,他不满意;他自己找,没有。后来,竟然要百度一个,照抄,背会,就是自己的。我不知道这是哪里逻辑。
我先动笔写几句,引导孩子,你说,妈妈记录,然后好好修改。就这样,勉强上道,开始写,到了重点段,让孩子有画面感,还原到事情发生的过程中,跟着妈妈思路,一点一点说,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运用细节描写,让人能体会到你的心情。
还好,娘俩弄完,已近22点,洗漱收拾休息。
准备好的3套卷,还躺在那里,明天的态度如何?我心里没底。
自初中以来,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有很大提高,对于游戏,逐渐淡化。但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的精神,明显不足。孩子也想好,就是不知道撬动的支点在哪里?漫漫长夜,曙光在哪里?
还是回到老话,爱,鼓励,表扬,给孩子自信,心态阳光。不要越级跳频,不要好高骛远,不和别人比,只和最初的自己比,相信孩子,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