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报》内部讲话摘要
不断的生,不断的亡,这是信息产业的特点。华为由于幼稚不幸进入了信息产业,后退就是死亡,被逼上了不归路
93年初,当郭士纳(Lou Gerstner)以首位非IBM内部晋升的人士出任IBM总裁时,提出了四项主张:
1、保持技术领先;
2、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按对象组建营销部门。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3、强化服务、追求客户满意度;
4、集中精力在网络类电子商务产品上发挥IBM的规模优势。
“电话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有许多缺陷,对此应加认真考虑。这种设备没有价值。”
── 西欧联盟 1876年
“我认为世界市场上有可能售出五台计算机。”
── 托马斯·沃特森 IBM主席 1943年
“未来计算机的重量可能不会超过1.5吨。”
── 大众机械杂志 1949年
“无论对谁来说,640K内存都足够了。”
── 比尔·盖茨 1981年
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是后进者的名言;
创造机会,引导消费,是先驱者的座右铭。
因此,中美之间的风风雨雨还会不断地出现,但不影响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以促进我们更快的富强起来。
把我感悟到的三点分享给你
第一、保持技术的领先,不仅能够让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基于客户需求洞察的研发更能够牵引市场消费。
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的持续彰显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客户占比。产品力的彰显始终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技术的研发始终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迭代都是技术引领市场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市场持续稳定的基础上,技术的研发技术的创新产品的迭代,最终才有可能去引导市场引导新的客户需求,除了去满足市场变化中的客户需求以外,更多时候需要将客户想要解决的痛点转化成客户的真实需求。因此,客户的需求转化成何种产品是研发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研发的核心竞争力。需求不是简单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也不是直接转化的产品或者服务。
第二、所有技术和管理,都应该对准客户需求,以及客户需求实现相关的配套服务。
技术工作始终要围绕客户需求来展开,技术始终要将客户的需求,满足转换成可以客观呈现的表达方式。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条件下所形成的产品,必须要去具备显性化表达的应用场景,让客户能够感知到产品的功能,效果、价值或者体验。公司里其他的业务部门的工作都应该去考虑和这个价值显性化呈现中需要做出的业务支持和配套。每个部门做的不是专业工作,而是转化成客户显性化效果感知的工具和方法。每个部门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够在客户层面或者产品层面上所能转化出来的行为方式或者物质形态,而不是将自己的专业自顾自嗨。
第三、所谓技术迭代,只是我们认知框架结构内的客观体现,打破常规,打破认知边界才是技术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视角。
技术的革新是无穷尽的,现有的发现只是我们对未知的无知。技术创新不要被有限的认知所束缚。回顾历史,所有的预言都被实现,所有的预言都被打破,所有的期望都一一呈现出来。不能够实现的不能够想到的,只是我们有限认知的结果。针对创新,可以海阔天空。一种是不打破边界的结构重构,一种是打破边界的知识重构。
总结一下,研发引导消费,一方面是在要求我们的研发要对准客户的需求,不断地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我们的研发要对准未被满足、未被发现的需求进行突破性创新。从客户需求的产品实现的过程就是个业务部门将客户功能和服务集中呈现在产品系统表达的所有内容的集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