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惊喜
经过一个打仗般的假期后,儿子这个学期升入四年级。
我好像觉得自己都有点疲惫了,感觉孩子也够累的,决定不再盯的那么紧。和孩子商量好,我们只确定这个学期的目标,由他自己来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我不再过多参与。
本来我是有些担心的,但之后却成了我不断收获惊喜的时候:孩子之前的拖沓减少了,每天基本19:30前做好学校作业,开始练习兴趣类的内容;课外拓展作业全对的几率大了,粗心犯错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很少听到他爸爸的咆哮声了;之前龙飞凤舞的作业本变得整齐标准,我都认不出是他写的;毛笔字对临可以形似了,还可以给我讲出一堆关于书法笔画、空间、姿态的大道理了;在家里,会考虑到妈妈照顾他的辛苦,主动照顾自己的生活;在学校,老师也夸奖他可以同时兼顾学习和学校的各种活动,并且做的很好……
晚上,参加完区里比赛,完成学校的跳舞课程,累到不想吃饭还自己坚持完成作业的宝宝沉沉的睡着了。看着他肉乎乎可爱的脸蛋,我情不自禁的抱住他,感谢他懂事的同时心里为自己曾经的焦虑和暴躁而内疚,此时不禁想起台湾作家张文亮的那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
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
此文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妈们。
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有多少孩子正被爱之名义伤害着,变成一只流泪的蜗牛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来访者是一位三年没剪过指甲的小女孩儿。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她5岁之前在爷爷奶奶家长大。
6岁上小学,父母都重视她的学习,俩人每天轮流监督她写作业。
在学校里老师也很严厉,对学习抓得很紧,而且明确表示,不希望成绩好表现好的孩子和成绩差表现差的孩子一起玩......
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享受了5年爷爷奶奶最好的照顾后,就被拖进没完没了的世俗生活,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迅速挤压着她的世界。头脑里被灌输了很多绝对化信念:学习是生活的全部、玩耍放松是可耻的、交朋友只能交学霸、必须疏远学习差的同学、成绩差的人老师和同学都不用理ta、甚至还可以打骂ta......
她无路可逃,她用啃自己指甲的方式向内攻击,十个手指头触目惊心的光秃秃,所有的指甲都被她自己啃咬掉了。一个孩子用自残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崩溃,她的父母竟毫无察觉,而且一直维持了三年。
这个孩子的家庭的环境是父亲很忙,母亲也很忙。当咨询师要求母亲也去做心理咨询时,这个妈妈一听就炸了:“我哪有时间啊,她爸爸也很忙啊。我就不明白了,不是她在咬指甲吗,当然应该治疗她了。”“我回去跟她爸商量一下,这孩子太不省心了,回去就让她马上给我改,不改看我们怎么揍她。”听到这些话的咨询师的内心是悲哀的,她为她当日给孩子建立的信心马上要被摧毁而悲痛,除了心痛似乎不能再有更多作为了。
这个孩子是不是像极了那只流泪的蜗牛……
这位母亲不止是忙,是无知。她不知道人类任何身体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往往都是最难治愈和最严重的。
孩子的到来对于父母来说,本应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礼物,他们的到来,可以让父母成长成为更好的人,也能带给家庭无法言说的快乐和幸福。
不是孩子没长大,而是父母没有成长
我们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觉得别人的孩子好,看到的都是自己孩子的不足,总觉的手里牵着的这只蜗牛太慢了,于是埋怨、暴躁、激进,不理解自己为他付出了这么多,把自己都感动了却没有换来孩子的快。不是孩子走的慢而是我们太急了,我们急着孩子变得优秀,急着孩子出成绩,急着光宗耀祖,于是就会出现各种亲子关系关系的不协调,有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些发达国家的年轻恋人如果想领取结婚证,必须参加政府举办的父母学校,培训合格,才能领到结婚证。
可是,中国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其实,我们忘记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有些父母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股脑加在孩子身上,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到头来却发现你的付出,大多数时候是没用的!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点,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是充当塑造者,而只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从旁协助(贵在引导)。其实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一千多年前,古人就给我们已揭示家庭教育的真谛: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不断学习。让我们自己内心成长了成熟了,孩子才能健康的长大。
正如美国杰恩·梅杰著的《双向养育》育儿巨作特别强调“育儿先育己”。
当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殚精竭虑的时候,不妨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押注,倾注全部了心血,而放弃了自我成长和追求。
我也曾经出现过那些状况,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好在我及时意识到只有稳定自己才可以和孩子走的更协调。
1、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孩子的榜样
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不轻易发脾气,碰到事情时冷静积极处理,减少负面情绪的传播,凡事都往积极的方面引导。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榜样。
2、提升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我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提升自己,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3、善于发现生活,用生活中的小事教给孩子道理。
一件事,只有自己做过了,才知道它的对错,一条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它的崎岖。孩子也是这样。
4、和孩子做朋友,让他知道任何时候,父母都是值得信任的。
让他知道无论发生父母都会相信他,支持他,让他有勇敢的去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在共同与他共同面对了一次次的成长事件后,我们更加亲密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只快乐向上的蜗牛,不管他爬的快还是慢,我们都可以不离不弃,互相扶持的走过我们共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