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校长讲堂”,校长丹叔以“先生”为题,带给我们一场恢弘大气的听觉盛宴——《先生的主义和修养》讲座。满怀理想主义抱负,殷切期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追随先生的脚步,为国育才,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讲座伊始,校长向全校老师们推介了一本书——《先生们》,一篇文——《大先生的样子》、一部片——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先生》。
校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狂士”辜鸿铭、刘文典、黄侃讲起,列举陶行知、胡适“爱惜羽毛”、“劳谦君子”,对“先生”进行考证。
一位位先生随着校长的讲述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蔡元培、辜鸿铭、梁启超、张伯苓、鲁迅、胡适、陶行知、叶圣陶、夏丏尊、叶嘉莹……他们或大气磅礴或温文尔雅、或激昂慷慨或知行彳亍。
校长说:“先生们容貌相异,但他们的外在与内涵却有着一种神似:贫寒中蕴藏的富有;落魄中平静的自得;谦卑中冷峻的清高。”如蔡元培先生所书:‘顾视清高气沉稳,文章彪炳光陆离’,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讲到教师的修养。丹叔说老师要修师德和私德。师德有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私德有四:风骨、简俭、敬学、温敦。这也许是我一生要修炼的“德行”。
讲座是以朱自清先生《教育的信仰》中的文字结尾的: “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能够爱人,能爱学生,为学生所爱,没有说不通的事,感化于是乎可言。无论怎样琐屑,都要不辞劳苦的去做,无论怎样哭闹,都要能够原谅,这样才有坚韧的爱。教育者也要能够如此任劳任怨才行。”
“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
丹叔的讲座仿佛为我打开了一片广袤无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眼下,我尽己所能追随先生的脚步,先由“‘尽职敬业”做起,星空无边,就让理想来照亮每一步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