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故事~爸爸,请走进我的世界

沙盘游戏,

形之于沙,用之于手,得之于心。


周末,一对父子俩走进了沙盘室,出了电梯,孩子方雀跃地跑向沙盘室,“我知道,在这里……”。爸爸看到旁边的橙子牙科,说:“给你看看牙!让你刷牙你不刷。”孩子低下头,嘟着嘴不说话。爸爸又重复了一遍,孩子依然不语。

沙盘咨询过程中,爸爸告诉我说:“我提醒他,要收规矩,他不听,有时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脾气,会吵他,他要再不听,我就不理他了。”

我问:“你觉得孩子怕你吗?这么做有用吗?”

“不怕。没用,我就想我不管,看你以后怎么办?!”

…….

儿子说:“爸爸,你怎么不拿呀,和我一起玩儿。”

“我拿了,你看,我不是拿了这个?”爸爸指指放在面前的一个宇航员。

“你都不陪我玩儿,这是咱俩一起玩儿的游戏。”

“我看着你玩儿。”

隔会儿,儿子不耐烦了:“爸爸,别说了,跟我玩儿。”

爸爸告诉我说,不是夸自己,还是很顾家的,周末一般都待在家里,陪伴自己家人,可是似乎自己的陪伴不都是最有效的陪伴。

我问:“那你觉得什么是最有效的陪伴呢?”

爸爸没有正面的回答,很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我问:“从你来到这里到现在,过去了半个小时了,我听到方几次说,爸爸,你都不和我玩儿。你有什么想法?”

“没啥呀,我看着他玩儿,挺好。”

“我能理解成你不会玩儿吗?”

“对呀,你说,从农村来的,小时候玩儿过啥。我儿子不像我,我要是第二天有事,不到四点就起了,他就不下劲儿,……”

小时候被严格要求的孩子,长大做了父母后,自然就想要自己的孩子也如自己一般自律;又因为小时候,自己物质需求没有被满足,成为父母后就想尽己所能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所以,方从小就不缺玩具,可是,他和妻子发现孩子不珍惜,有些根本就没玩儿,这从方摆放沙具就可以看出来,一次拿一堆往沙箱一放,随意一摆甚至有些都不摆,然后接着拿,嘴里一边说“太多了,我想放回去”,手里还是不停的拿,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要拿进来,目标就是把沙箱摆满。

看似孩子缺的是玩具,其实他想要的是父母的关注和接纳,孩子想要的是他能感受到的父母的爱,而父母给的往往是父母自己认为孩子需要的。

这需要爸爸自己意识到,而不是通过我说。

我接着问爸爸,“还是刚才的问题,现在我告诉你说刚方几次说要爸爸和自己以前玩儿,让爸爸拿玩具陪他一起玩儿,结合着你刚才说的你感觉给孩子的不是最有效的陪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意思是不是说,我人在这里,但并没有好好陪孩子玩儿?”

“关于你俩的互动,我没有什么想法。要说的是你的想法,你刚说的或许就是你的想法咯。人在这里,但并没有好好陪孩子玩儿,只是自己也并不知道怎么才叫陪孩子玩儿。”

我转头问孩子:“方,刚爸爸说的话你听到了吗?他想好好的陪你,但不知道如何陪,你能告诉爸爸吗?”

“我刚都说了,这是两个人的游戏,爸爸也要拿玩具,爸爸要和我一起玩儿!而不是和你说话!”

“好,你拿我帮你摆,好不好?”

父子协作开始了,但儿子并不开心,或许他的心里爸爸还是没有好好的参与,因为在他的角度,爸爸的参与,就是站起来,和他一起拿玩具;而爸爸或许觉得我帮你摆了,就是和你玩儿呀…….

我们以为的未必就是对方想要的,需要核对,更需要改进,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