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婉茹,这是我365天读书笔记的第22篇。
每日阅读书写 22/365。
今天阅读《了不起的我》之心智模式。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每个章节的后面都有“自我发展之问”引导思考。
你听说过非洲卖鞋的故事吗?
老板派甲员工去非洲卖鞋,他发现没有人穿鞋,认为没有市场,扫兴而归,老板又派乙员工去非洲卖鞋,乙员工一看,哇,大家都没有穿鞋,市场特别大,有利可图,说干就干。
面对同样的状况,两个人的想法不同,引发的情绪感受和做出的行动也完全不同。
当我们面对一些事情时,会产生对应的想法,具有惯性的想法,就形成了心智模式。
所谓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心智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
心智模式会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再举个例子,说到下雨天,你会想到什么?
有人会觉得,哇,下雨了空气清新很凉快,雨中漫步也很浪漫,出去走动走动;
有的人会觉得,唉,又下雨了,湿漉漉的非常讨厌,今天一整天哪儿都去不了了,直接在家躺平。
这就是心智模式对我们的影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行动。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也能看出,心智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成长型的,另一种是消极的防御型的,积极的心智模式会引发探索和变化,消极的会让人防御和止步不前。
思考:
你的心智模式偏向成长型的还是防御型的?它是如何形成的?
在什么场景下,你感觉自己的心智是成长型的?什么场景下,你觉得自己的心智是防御型的?为什么?
答1:
我以前的心智模式是偏防御型的,总觉得很不安全,不喜欢变化,想要稳定,而世界一直都是在变化的。
通过学习,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事物发展有了更多的理解,开始偏向成长型心智,当然还是有所防御,不是一下子就能脱胎换骨的。当觉察自己防御的时候,提醒自己放松,换个看事情的角度。
答2:
当我做自己很喜欢做的事情时,我的心智模式是成长型的,对于自己很想做的事,无论有怎样的困难也会努力去做到。
当我面对被要求去做的、没做过的、不理解的事情时,我就相对防御,会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用吗?可行吗?看到的就都是问题。特别是去年有多次这样的情况。
非常感谢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队友,每次帮助我转念,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现在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确定是好的,不理解也会想办法去做。
最后分享一句话,领导的指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更要执行,在执行当中理解。不用纠结,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