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戋 图/网络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烟里小栈
但女孩,你一直很美好。
1
三月中下旬,N号房事件被爆出,根据韩媒报道:相关聊天房一共有60多个,观看直播的会员高达26万,相当于韩国总人口的5%,涉及74名女子受害者,16名未成年人,最小的孩子11岁,各种变态的折磨方式令人作呕。
近日,上市公司高管鲍毓明涉嫌性侵14岁养女,牵扯出网络送养黑产链,小孩被明码标价出售。
4月13日晚,北京国贸地铁站一男子强行搂抱、拖拽一名女子,之后被周围的人救下。
这是仅仅只是近一个月发生的性侵猥亵案件。
女孩被当做权钱交易的物品,被当做发泄的玩具,被毫无顾忌地伤害。
在一个#trigger warning#的话题下,有很多人讲述了自己童年遭到猥亵的经历,我截取了部分。
有一次小学放学,我和两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回家,中途一个同学的自行车链条掉了,这时候一个骑摩托车的男人拦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跟他回家,幸好同学机智,说她爸爸马上就到了,那个男人就骑着摩托车赶紧跑了,虽然很幸运没有发生难堪的结局,但是到现在想来还是后怕。
随着更多人勇敢的发声,很多类似丑陋的事情都暴露在了阳光下。
有人说,怎么现在这样的事情这么多,不是现在,而是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被揭露出来,而且现在揭露出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2
虽然这个时代已经大范围的崇尚男女平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女生一直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
有些公司不要女性员工,有些丈夫认为妻子就应该当家庭主妇,有些婆婆认为媳妇娶回来就是传宗接代,有些女婴生下来就被遗弃......
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偏见从来没有消失。
这些暂且不提,至少我们应该有最起码的一生平安的权利,但是就连完好的活着,都是一件靠运气的事情。
每过一段时间,网上就会出现一些关于性侵、猥亵、家庭暴力的事件,有人说这过于耸人听闻了,毕竟都是个例,也是那些人倒霉。
可真的是个例吗?当然不是,所谓的个例,只是情况严重被爆料出来,更多的是成为创伤藏在了女孩的心底。
“N号房事件”中有位韩国网友这样说道:“N号房的会员人数是26万,出租车的数量也是26万,也就是你在大街上碰倒出租车的概率就是你碰到这些人的概率。”
等于我们只要出门,就会和人渣擦肩而过,这样的说法无疑是十分可怕的,但这是事实。
更加令人恐惧的是,坏人没有长成魔鬼的样子,他们或许是慈善家、老师、学生、企业家等等,还有可能是身边的家人。
他们表面穿着和蔼、慈善、憨厚的外衣,灵魂的丑陋不堪却无法窥见。
不仅魔鬼的面具千奇百怪,受害者的特征也无迹可寻。
在比利时有个特殊的展厅,主题是“what are you wearing”,里面展示着性侵那天女孩的衣着,有普通的T恤、衬衫、工装裤、运动服、太阳裙,看过展览的人说:
“在大街上的任何一个女孩,都可能穿成这样”,“这衣服我也有一个,正挂在我家衣橱里”。
那一天她们有人正准备出门上班,有人准备去约会,还有一个小女孩只是想去看动画片......
和魔鬼一样可怕的,还有带着偏见的群众。
他们先怪你衣着暴露,还怪你举止风骚,再怪你独自出行,然后怪你长得好看,最后怪你是个女生。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一对小夫妻不愿意要孩子,丈夫说:“我不想我的孩子要面对这个众生皆有病的社会。”
凭什么一个被呵护着长大的女孩,明明应该有着简单快乐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噩梦发生的前几分钟,她是不是还在想着明天的衣服该如何搭配才好看。
3
《一个母亲的复仇》中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用二十年教会我的女儿如何保护自己,而你却没有花一秒教你的儿子不要伤害他人。”
每次发生这样的案件,就会有人教女孩:你要学一点近身防卫术,随身要带着防狼喷雾和小刀,在外面玩的时候要警惕身边的人,不要独自出门,不要走夜路,不要喝酒,不要衣着暴露......
可是明明只要教男孩:每个女孩也是很珍贵的存在,一定不能伤害她们。
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教所有的女孩那些话,因为永远有魔鬼学不会。
难道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归咎于女孩的运气,靠女孩自己去改变吗?
当然不是。
普及性教育。尽管这是一个思想已经非常开放的时代,但是大多数人依旧谈性色变,生物老师在讲到男女生理知识这一章,也是基本略过。
在网上看到一个演讲:“性教育不应当只成为一种防止负面问题发生的工具,告诉年轻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然后恐惧恫吓他们,以至于一些人看到性这个字,就只能联想起,下流、肮脏、阴暗和变态。”
这个视频的题目叫做《开得了口家长性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教育》,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观看。
教你的孩子别去性侵。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上帝视角,女孩子也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被盯上,再好的防范也会让犯罪者有机可乘,一位遭遇性侵的女孩说:“我以为我长成这样,是绝对不可能被性侵的。”
不管是从道德的教育,还是从法律的约束,你都应该让你的孩子知道,性侵别人是不配为人,应该受到严惩的行为。
旁观者的援助。很多场事故的发生,其实都可以避免,如果旁观者愿意帮助,北京国贸地铁站的女子,就是被旁观者救下得以幸免。
也有一些人,或是因为害怕,或者是不想引祸上身,而每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都是犯罪的助推者,你只是打个报警电话,结局或许就会不一样。
正确的观念。被性侵从来不是女孩的错,无关衣着,无关长相,无关是否独自出行,被指责和惩罚的一定是泯灭人性的施暴者。
对受害者情绪的疏导。固然,受害者勇敢发声有助于减少其他案件,能够让罪犯得到应有的报应,但是这时候受害者得到的应该是拥抱,而不是更多的闲言碎语和怜悯的眼神。
应该感到羞耻的是施暴者,而不是你,女孩,你一直都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