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新编的现代花鼓戏《举杯有道》,觉得有些“文不对题”,剧中人物似乎也不懂酒文化,当然根子还在剧作者身上。不过,身边真懂酒文化的人也少,因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话题。
《举杯有道》说的是一个刚升任办公室副主任的人,因其不善饮酒,人称“李半两”。他为了和领导搞好关系,对外搞好接待工作,在家练习喝酒,完全不听妻子劝告,还请来旧日同学“王三斤”指导。王三斤假装与其划拳饮酒,以身说法,劝其莫饮酒,因为他自己就因公务接待饮酒被撤职处分,于是痛改前非,戒酒了。李半两幡然醒悟,也决定戒酒。全剧在皆大欢喜的正能量下结束了。
剧情简单,应该说对于酗酒的不良世风和溜须拍马的酒桌风气是种讽刺,也迎合了当前的党政风纪要求——禁止公务接待饮酒。不过,我看题目是“举杯有道”,都戒酒了,不“举杯”还如何“有道”,有什么“道”呢?实际上戒酒也不现实,个别人可以做到,绝大多数人该饮还得饮,戒酒不是终极之“道”。
此事关系到中国的酒文化。
王三斤,从酗酒走向戒酒,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他这种人现实生活中有,多是深受酒害,下定决心改过自新。虽能喝善饮,却完全不懂酒文化。岂止受酒毒害的人不懂,即使想扭转风气的人也不大懂。把人世间的不良风气都归结于酒,似乎因酒而起,伴酒而生,仿佛彻底禁酒了,就可禁绝不良风气。本来是人自身的问题,酒有何辜?过去说“酒是色之媒”,古今多少交易勾当在酒桌上悄悄地完成了。酒在交易的场合,只是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就像媒人,撮合成事。
正如茶有茶道,酒亦有酒道。不说酒的发展历史,不说酒的酿造工艺,也不说酒的诗词歌赋,只说说饮酒之道,也就是剧名“举杯有道”。古代文人把饮酒当做艺术把玩,除了歌咏,对饮酒之道多有论述。我认为这是传统酒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现代人最受用。
先谈谈饮酒对象。不是什么人都能与之饮酒。与何人饮酒的问题,不可不注意。古人说“酒逢知己饮”,这当然是最佳选择,不过知己难求,朋友中大多不是知己,以此为标准恐怕过严,以至无人可饮。退而求次,旧日朋友也是一大对象。契阔谈讌,人生至乐。热情好客的人们还喜欢以酒招待尊贵客人,所谓无酒不成席。古人对高雅之士和“玉人可儿”颇多崇敬,也要饮酒以示敬意。大抵饮酒标准一降低,可饮之人遍布周遭。于是有人来者不拒,有人逢人就陪。且不说与无德小人对饮是举止轻浮,自轻自贱,陌生人前豪饮也是失态,醉酒更是出丑。饮酒不看人,已然成了一种陋俗。
重点还是说酒的饮用方法。这个问题常常被人忽视了。
古人说“饮必小咽”,也就是小酌慢咽。饭吃快了噎喉,酒喝快了伤胃,人所共知。但世间习俗往往流行干杯,一饮而尽,方显痛快豪爽,且称之为“酒品”。这真是大谬。从先秦时起,古往今来不少人论述饮酒须小酌慢饮。连酒杯大多容量很小,为的就是防止大口饮酒。饮酒养生,非用来害生,饮酒过急对身体的伤害本不待言,只是有人习惯了这种自残,还要去迫害别人,就不得不放在第一条说。
其次是不能强饮。这个强饮主要指的是强行劝人饮酒,当然也有自己赌气争胜强行饮酒。酒风之烈,主要在于强行劝酒。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的风气。本来饮酒只需量力而为,看心情而定,主人为表热情,适当劝酒也可以理解,能喝者自会喝,强劝就有灌醉嫌疑。更甚者,以为不灌醉就是没陪尽兴,招待不周到。还有一种是上级对下级的强逼喝酒,大概是一种权力的野蛮霸道。于是,醉酒后丑态百出者有之,达成不当交易者有之,家破人亡者有之,因酒误国者也有之。酒在这时成了恶魔的帮凶,醉饮风气也成了一大恶俗。
与粗俗不堪的酒风有关的还有恶俗的敬酒辞、行酒令,喧哗吵闹的划拳,对饮酒人的不尊重,借酒撒泼、耍流氓,徒以大醉为乐,等等。
容我未把这些算进酒文化,我觉得玷污了文化二字。虽然,好酒之徒只知牛饮海饮,对酒文化闻所未闻。
饮酒有度,举杯有道。要改良的是人心风俗,而非禁酒这么简单。
(2017.9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