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孩子在邻居家玩,顺便在她家把《摔跤吧,爸爸》看了。对于商业电影,我一向有一种克制,并不着急去电影院看。因为一般很快就会有资源能够看到。
好吧,我其实就是抠门。
我对印度文化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这样一部电影在2017年的今天,在中国这样上映与宣扬是否合适。毕竟里面有很多落后的过时的腐朽的观念,立意也不高。当然这并不是我要讨论的。
我只是来探讨影片的一部分设置。
必须得承认,本影片关于体育竞技与体育精神的那一部分我也看得很热血,但是因为知道这不过是一场场艺术表演,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效果而对比赛情节的戏剧化的安排与设置以及对情绪的必不可少的渲染,而且结局早有设定,所以与观看真实的赛事比起来,又少了一份紧张与激动人心。只不过顺便学习了一点关于摔跤这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
影片刚进行到一半,当塔亚去到国家体育学院跟国家队教练学习的时候,我想她终于要摆脱父亲,离开父亲去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了。我要说的这个摆脱,不是说她的父亲多么操控与专制(虽然很严厉),她终于可以逃出他的控制,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了。
不是的。
而是,这个摆脱,这个离开,是一种告别。是我们走向成年的必经之路,是我们得以成熟与长大的基础。因为我们原本就不可能永远在父亲(或母亲)的庇护下生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必将独自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升起更灿然的希望,去遇见更多的人,去获取更大的生命能量。
教练说:“忘掉你之前所学的。”
我认为是对的。我们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可以真正装进新的东西。但是,意外的是,影片不是这么设计的。影片把这个教练塑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角色,只是为了衬托出那个父亲的完美与伟大。
这种全或无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倒蛮符合我们日常的观影口味与习惯。或许我们没感觉有什么不对。
毕竟,我们也太需要投射这样一个全能的完美的权威的父亲形象。那样一个有力量的形象,确实能给人踏踏实实的安全感。
可是,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完美的父亲,不是永远都绝对正确的父亲。也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父亲。
当我们年少,我们极度依恋那个严厉又温情、给予爱又给予限制、给予陪伴也给予教诲、给予滋养也给予惩罚的父亲。而即便在那个充满了关爱与呵护的青少年时期,我们的内心也一定存在有子女对父(母)亲最天然的恨。而作为父母,也必然要去承担,这许许多多来自孩子的恨。这种承担的背后,是不去苛求孩子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拥有可以理解父母的心智。
当我们成年,我们就要与那个曾经无限关爱呵护我们的父(母)亲告别,也对曾经那些朝夕相处的昔日时光表达感谢。那些爱与陪伴、教诲与滋养都是无比重要的财富,为我们注入了足够多的力量与勇气,去离开,去面对新的世界,去迎接新的挑战。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也要允许自己对那个曾经无比崇拜的父亲,完成告别,理解他、认同他并超越他。并同时帮助父亲面对他那无法阻挡的衰老。
而这个父亲,也必须要面对与承认,自己的局限。承认自己能给孩子的只有这么多,剩下的只有对她深深的祝福、欣赏和信任,同时放心地把她交给更广大的天地。
所以电影中这个完美的父亲,这个权威的,高高在上的父亲,太不真实。他始终是一个永不犯错的权威的存在,他就像一尊完美的神,岿然屹立在神坛之巅。一直到影片结尾,导演都没有让他从神坛上走下来。这样虚假的完全不符合真实人性的人物形象一点也不动人。
即使在观影过程中,你也可能曾被某个小细节带到了某个激动人心的感人瞬间,那也只不过是艺术渲染的效果,并没有更内核更深沉的东西。这样一部影片看了很快就忘了,无法在内心激荡起更持久的涟漪。
同时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百万美元宝贝》,里面也有非常励志与热血的体育竞技内容,但是那部影片却更深入的触及了人性,关于选择、饶恕、执着和放弃。
当然那是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部电影,没有去影院看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