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一个令我向往已久的天堂。在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之后,终于来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当车窗外的景色渐渐辽阔起来,空气渐渐湿润起来,我知道,呼伦贝尔离我越来越近了。顾不上旅途的劳累,郑重地化好妆容,去赴一场久违的约定。
在海拉尔下火车后,一路坐着大巴,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深入。来到呼伦贝尔,最美的风景其实是在路上。沿途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巴车仿佛是一叶扁舟,行驶在绿色的海洋里。放眼望去,连绵的草场直到天边,却并不使人感到厌倦。
公路就像一条条的丝带,蜿蜒在大草原上,坐在车里,近处草地上散落着白色的野韭菜花、黄色的蒲公英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像星星一样眨着眼睛。远处成群的牛羊如同洒落在草原上的珍珠,一排排风力发电的大风车转动着巨大的手臂,等待着唐吉诃德的长矛,再向远望,天空与草原已经融为一体,真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阳光偶尔从云层的缝隙中投射下来,为草原镀上金色的光芒,于是,或明或暗的绿色便如波浪般起伏。此时,人在车中坐,如行碧波里。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心胸豁然开朗,满眼满心都是绿色与希望。呼伦贝尔,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一路向北,一路风光无限。
来到呼伦贝尔,牧民家里是一定要去的。品尝一下正宗的奶茶,唇齿留香,再换上蒙古袍,与草原融为一体,也做一回草原儿女,体验一下回家的感觉。向草原更深处行走,牛羊就在身边,我才是那个不小心闯入的异类,那些牛,看似漫不经心地吃着草,间或抬起头瞥我一眼,又转过头去,世间一切纷扰都与它无关,又似乎是在笑我这个无用之人,天地茫茫,四野纵合,何处不能安放所谓的烦忧呢?或许,这正是草原的智慧吧。
在草原,成吉思汗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在铁木真行营,追古思今,曾经的蒙古铁骑何等威风赫赫,踏破硝烟,四处征战,天下为之丧胆。可惜,我还没有从历史的天空中走出来时,导游已经在巧妙地推销据说是成吉思汗大力提倡的银碗了。转身走出蒙古包,草原仍沉默地卧在那里,不言不语。毕竟,金戈铁马已化作和风细雨,成吉思汗纵然是一代天骄,他的后人也要生存。还好,这里的民风还算淳朴,景点所售的物件价格都比较合理。我想,这可能一是和这里的旅游开发比较晚有关,市场化运作还处于初期,再也是与草原民族的信仰有关,他们都信仰长生天,举头三尺有神明,希望草原儿女的传承历经时代变迁,也不要沾染铅华。
计划中还有骑马,可惜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只好在想像中策马奔腾,弯弓射雕了。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景象也只有再一次进行憧憬了。
这也是此番呼伦贝尔之行的一点遗憾了。但是,人生又岂能事事圆满,即使骁勇去铁木真,一生中也经历大小十三次失败。我们的生活,正因为有了许多的遗憾、不圆满,才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
感谢呼伦贝尔,让我圆了一个期盼许久的梦。别了呼伦贝尔,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更美的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