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柳青:“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人生,这个充满故事的词,总会留下许许多多疤痕。一开始,我们都想方设法掩盖那些不体面的过往。可就算我们歇斯底里、使尽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到最后,反而觉得那些疤痕疙瘩其实也是在暗示着人生不同寻常的生命轨迹,它镌刻上岁月的记号,时刻提醒着人们,人生不过一段段经历和一个个或美好或痛苦结果的综合体。它的出现自然有它出现的理由。
在路遥《人生》一书中,人物塑造淋漓尽致,再通过景物的描写,深入人心而久久不能忘怀。像一幅幅残旧而生动的画,你依靠在破烂的墙壁上,听着窗外沥沥细雨冲刷泥土的声音,心烦意乱时又仿佛看到那个时代的希望。
2.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路遥《人生》
主人公高加林象征着那个时候陕北农村生活年轻人对外面世界向往和憧憬。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幸好命运眷顾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不久,他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对高加林来说,这个不仅能体现他渊博的学识又能充满他对未来信心的职业,无疑是他对现状的最大满足。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这片熟悉又陌生土地,当起了他最不愿意做的农民。他颓废,埋怨命运对他的不公平。在他绝望至极时,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对高加林炽烈的爱。
这份不平等的爱情在模模糊糊中开始了。巧珍眼里的高加林无疑是最完美的择偶对象,可在高加林眼里,巧珍此刻的出现仅仅是他在失意时的精神慰藉,谈不上感情。
如果说这份感情里,高加林对巧珍的爱是一个谎言的话,那么,对男人来说,每一段感情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前提条件。巧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倘若他现在是个教师,那巧珍绝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他现在的身份是农民,身上有泥土的味道,巧珍那高挑的身材、美丽的容颜和善良朴实,再加上刘立本在村里的地位,无疑是高加林接受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
“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 ——路遥《人生》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尝试过飞上云霄的滋味,行走于天地时,总是会有仰望天空,因为你曾经到过那里,并渴望再次飞翔。
高加林的叔叔回到地方当起了局长,手下的人通过了“后门”安排了他进县委大院,并成为通讯干事。他感谢命运再次垂青于他,他不用再忍辱负重的去各个城镇单位掏粪担粪了,此时的他,有条件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追求更自由的精神世界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高加林本身的文采斐然,吃苦耐劳又好学上进,在他得到这个机会时,他紧紧抓住了。摇身一变成为光彩照人的大人物。能文能武的高加林,地位提升的他,心也随着事业的变化而变得不再接地气了。
在爱情方面,工作和环境的变化使他和巧珍进一步失去了共同语言,心理距离更远了。就在此时,他遇见了与他志同道合的高中同学黄亚萍。黄亚萍长得漂亮、见识广、文化高,两人在相貌、品学、兴趣方面,都是最合适的一对。因为她能跟高加林聊高中的美好回忆、聊能源领域、聊国际问题。而巧珍只能跟她的加林哥拉拉家常、说说他家的猪生了几个猪仔、死了几个,现在还剩下多少。所以在黄亚萍跟他表白后,没有犹豫多久,高加林就选择跟巧珍分手了。并与黄亚萍开启了他们的罗曼蒂克的恋爱生活。
人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在高加林的事业和爱情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命运给了他致命一击。本来因为局长叔叔的关系安排的工作,被李克南的母亲给举报。高加林的身份被揪出来后,自然而然地又一次被打回原型,变成了农民。任凭高加林有百般才气、有文化、有思想,但你来路不正,终归是要回到最初的起点。就算有当局长的叔叔,也帮不了。而他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黄亚萍爱他的一切却无法接受高加林是农民的事实。其实,高加林的爱情不是他自己能掌控的,准确来说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在黄亚萍的思想观念上有很强烈的阶级观念意识,所以他们的爱情最终还是以悲剧告终。
在那样一个人们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里,简单地刷牙被认为是知识分子才可以做的事;漂白粉也会被误认为是毒药;谈个恋爱都要讲究门当户对;约个会都会被村里的人指指点点说龌龊。这种时代赋予他们的传统观念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思想。
4.
“一个男子汉,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了死狗。”——路遥《人生》
路遥的《人生》反映的是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社会面貌,城市的先进与农村的落后,形成了社会生活中的对立面,生活在这样一个特定时代下的高加林, 内心强烈渴望到另一个“社会”去施展他的才华。此时的他对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感到无限厌倦,他已经深深意识到命运对他的不公平,他向往城市文明。但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代,他也承袭着历史和道德的重负,同时又受到了生存环境和历史进程的种种制约,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苦苦挣扎,这即是他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最直接根源。
巧珍和高加林分开后,她颓废过、哭过、闹过,但倔强不屈的她还是选择了回到山里劳动。既没有寻短见也没有精神失常。是啊,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渴望的精神寄托没有了,但还有很多值得你去寄托的人和事。后来,她选择了马栓。即使知道高加林回来当农民后,他们很有可能在一起,但善良的巧珍还是坚决地说:“不,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我应该和马栓过一辈子。”
高加林再次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一切都物是人非了。原来的爱人离开了他,跟别的男人结婚了;邻居们视他为负心汉。可是这一切已经回不来了,只有认命。
德顺爷爷是一个饱含沧桑的人物。他的那句“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揣在我心里”让人心疼。德顺爷爷光棍一辈子,他对爱情的这份忠贞不屈精神才是真正的勇者,敢爱敢坚持敢一个人过一辈子!他孤独的痛只有他自己懂,在夏夜里,他抬头看看皎洁的月亮,不再言传。
电影《童梦奇缘》里有一段台词说得好: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所以我们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性,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美好的爱情、把握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揣一颗事事平常心,走好奇妙人生的每一步。
《人生》也让我们认清了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可逾越的差距。高加林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着,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值得许多年轻人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年少轻狂的那份激情,但不要为了追求更好的,却连最初得到的都找不回了。
5.
作者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沉重,是每个人想摆脱的,然而,当人失去那份沉重的时候,那生命中的轻,是你能承受的吗?”
是的,当我们为了生命中的轻,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脱离现实。到最后,谁来为我们曾犯过的错买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追求高质量生活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梦想,也是奋斗向前的动力。只是,人生难免起起落落,我们需要经常回头审视自己曾走过的路。当我们的选择被时间这个试金石证明是错误时,我们也要及时的停下脚步,悬崖勒马,去重新思量并探索人生的道路。
人生啊,跌倒了,记得往起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