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可有些中国式的家庭,让平等的兄弟关系变得不平衡。
因为这份不平衡来自于父母对一个孩子的偏爱,来自于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无条件的容忍,与帮扶,也来自于我们口中所言的,对曾经的弥补,亏欠。
可我们帮他一次可以,帮他两次,也没问题。
可人这一生,难道要一直靠压榨别人才能活着么。
我们有着相同的血液,有着两张世界上最相似的脸,就可以在父母肆无忌惮的要求下,占有对方的一切么?
这样的亲情总令人感到窒息,这样的兄弟情总让人感到绝望。
肖先生有个弟弟,父母对他是无尽的宠爱,以至于在弟弟结婚的时候,竟然对肖先生说,“儿子,腾出主卧给你弟结婚”。
面对父母的又一次无理的条件,他同意了,但也附加了唯一,也是最后一个条件。
01.肖先生
我的弟弟,我的亲兄弟。我的爸妈,也是我至亲的人。可是,正是这几个最亲的人,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抓狂。
我们家的家庭条件一开始还不错,但到我弟弟出生之后,就开始了有点走上了下坡路。本来我们家是做家装生意的,父亲亲自打理,母亲负责照顾我们的家。
但那几年,碰上了经济不景气,而且父亲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逐渐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了。母亲也是那个时候,怀上了弟弟并且生了下来。
因为家里条件的转变,所以弟弟出生之后,物质生活过的不是太好。
而且我是家里的老大,所以父母自然把重心都放在了我身上。小的时候,我们一起上学,每次出成绩的时候,母亲总是先问我的。至于弟弟,他们不在乎。
但在我眼里看来,他们只是想让我能够帮他们的忙,才没有指望弟弟。但在弟弟眼里看来,这种不闻不问,就是不爱他。
记得很小的时候,弟弟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他觉得是这个家里最多余的一个人,不管自己考的再好,母亲总是最先问哥哥的成绩。
小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无意说的,但现在想想,可能并不是。
我们长大后,各自念了专业,顺利找到了工作,父亲他们也没再继续做生意了,而是选择了轻松的生活。
可能是因为没了多年生意的压力,和经济的紧张,他们对我们兄弟俩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上班的城市不跟他们在一块,所以回去也只有年假之类的时候。
弟弟倒是经常回去看他们,听父亲说有次吃饭的时候,弟弟借着酒劲说了小时候曾对我说的话。
母亲在饭桌上就哭了,他们觉得小的时候,是有点亏欠弟弟,决定从现在开始弥补。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也算是给弟弟治愈童年的一次机会。
可父母弥补的方式,真的有点舍本逐末,让我接受不了。
02.
他们平时送东西,给弟弟也就算了,弟弟后来换工作,也是父亲花钱、找人帮的忙。
在这种帮扶下,我发现弟弟变了,他开始仗着自己曾经的亏欠,对父母有了要求,而父亲他们却还觉得理所应当。
他现在找了个老婆,要结婚,父母竟然让我腾房子给他!
我的那个房子是在老家买的,当时买的时候,不太贵,但也是我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攒够了首付,这两年陆陆续续还清了贷款。
这中间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来搞得,父母和弟弟也没出钱、也没出力。但如今却变成了,我要走人。
他们告诉我,就是个房子,而且又在老家,我做哥哥的有能力,可以在大城市买更好的。
而且弟弟刚换了工作,困难期,这两年又没攒下什么钱,我做哥哥的,能帮就帮上一把。
这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直接将了我一军啊。更关键的是,他们觉得弟弟结婚这个事很着急,而我的婚姻都还没着落,房子空关着,不如给家人自己使。
面对这些看似充满感情,但却毫无道理的话,我哭笑不得。没想到父母的补偿,让弟弟他们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索取,甚至还祸及了我自己。
对我来说,我当然不想给房子。这个房子对我来说,不单是房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就像是我这些年努力奋斗的见证。
而他们的轻而易举,一句你是哥哥,就好像否定了我这些年所有的付出。
更过分的是,弟弟还拿这几年我很少回去看他们说事。
03.
我没有同意给房子,他们就每天给我打电话。我本以为不理就没事了,可没想到为了弟弟,他们竟然来找我。
在家里,母亲开始了哭泣,而父亲则是不断地再念我这个哥哥应该如何如何。
站在房子里,面对着父母,我倒像是个外来人。听着母亲不时传到耳边地哭泣声,我妥协了。
但我也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房子让给他一段时间可以,但房子还得在我的名下,我给他时间去找房子,找到之后,立刻搬走。
并且从今往后,我定期看你们,给你们赡养费,但以后弟弟有任何事,我一概不管,给你们地赡养费你们去给他,或是用在自己身上都可以。
我知道这话一说,是有点断绝关系地意思。可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一直在逼我,我只能做出这个决定。
父母听完后,没说什么,直接同意了。
我彻底寒心了,对他们来说,弟弟的事就是最着急地事。我应该庆幸我做了这个选择,不然可能以后还会有类似地事情发生。
结语:
曾经地漠不关心,到如今地补偿。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地畸形亲子关系,也看到了一段不可以挽回的兄弟情。
父母总以为只要后面补上,就可以维持一个家。
可这个补偿却变成了没有止境的付出,甚至牵扯到了另外一个孩子身上,这难道不又是一种不平衡的爱嘛。
爱孩子,不等于溺爱。补偿,不等于没有条件的付出。
家庭应该是所有的家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去做出各自的努力,而不是让一个人去不停的维系。
时间久了,这个人也会感到不平衡,也会感到累。
在这段失了分寸感的家庭面前,我们无力,只能选择放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