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听课以后,我明白了两个词---“立志”和“敢愿”。老师告诉我们,立志是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而敢愿是做事的范畴,是成就什么样的事?只有把人做好了,你就能成就怎样的事,你有怎样的格局和境界你就能把事情做到那个段位上去。这让我知道立志才是我们人生的大方向。很多人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一件事也没做成,都是因为没有立志向,这也是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的原因,所以立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去重新规划。
二、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当今世界不缺少聪明的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率也。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厚德载物!
立志是成为怎样的人,而勤学则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勤,不是在事情上忙忙碌碌,勤勤恳恳。而是在心上勤于用功,时时刻刻观照、反省、引导自己的念头,看护心灵,净化心灵,勤于明心静心,勤于去除小我,成就大我,心向光明之人。
三、【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生之主宰便是心。不能渴望成长而拒绝改变。
君子多过,小人无过。君子对自己要求高,每日反省。而心胸狭窄的人对自己要求低,发现不了自己的过错。还有心灵脆弱的人,不愿意接受承认自己的过错。
苟日新,日日新。自己能够每天通过改过,而焕然一新!在心上改过,而不是在事情上改!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贤,这就是我们的自信的源泉。小我因为没有自信,一直处于纠结、烦恼、痛苦之中,伴随深深的无力感。于是人们开始包装自己,外面的包装越厚,就越沉重越累,就越想镀金。心中不明的贪欲越多,越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为什么衣柜里总是缺一件衣服,就是因为不自信。融入大我之后,小我的烦恼就会消失。一滴水唯有放进大海,才能奔流不息。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改正错误,去除小我,舒展大我。当我们在心灵花园里种下志向的大树,那些因感性滋生的小我的念头就会枯萎。如果我们不去种大树,而是一味的拔草,疲于奔命,那我们将会怎么拔也拔不完。
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放过别人,放过自己。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而将自己和他人牢牢的困在了过去的错误上。不能紧盯孩子的过失,这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生命难以舒展,甚至走向扭曲。给孩子一份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得以升腾,让孩子的生命得以舒展。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的心中常常处于天人交战的状态,上一秒钟是好的善的念头,展现了大我;下一秒钟也许就是不好的,恶的,展现了小我。大我小我两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念头是有能量的,善念产生正能量,恶念产生负能量。平日那些看不见的恶念,积累多了以后,不仅伤害别人,还伤害自己。如果不及时清除恶念,内心深处的毒瘤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发酵,最终引发重大后果不可收拾!这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改过,最重要的功夫就是随时关照、引领、深刻反省自己的动心起念。主动引导自己产生好的念头,并养成习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让我们做一个从善如流、勇于改过的人!
四、【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1) 发心:没有人会拒绝你真心的对一个人好。善意的指责,是出于一份爱,而不是发泄;是真正的利他。心中有爱,才能批评有方。
(2) 智慧:忠言顺耳。智慧+委婉的去表达。
(3) 链接:主动广结善缘,做别人的不请之友,做别人的贵人。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自己的贵人也会越来越多。一份链接就是一份能量,主动链接世界,主动与世界修复关系。
终生责善,当自吾始;责人责明,责己则暗。从自己开始,请朋友们责善。
人的内心的门是反锁着的,除非他自己打开,否则任何人的说教都没用。我们要主动创造“机会窗口”,一家人分享阳光,分担风雨!给家人责善时,还要建立机制。比如家庭会议。
明心静心五个要点:
(1)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2) 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是人生重大真理。
(3) 时刻观照自己的动心起念。
(4) 深刻反省不好的念头。
(5) 主动引导心中产生好的念头。
生之主宰便是心!心灵的品质越高,心的层面越高,主宰行为作用就越好!
以上四大功夫就是一个场域闭环!不断的明心静心,不断地反省!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