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上海有序恢复婚姻登记服务,不少市民发现,近日线上预约离婚登记“一号难求”,甚至连7月都已约满。
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种可能是,过去两个月内积压未能及时办理的复工后及时办理,还有一种可能是,疫情导致更多人想离婚。
1
本来办理离婚登记需要一个月的冷静期,而现在经过两个月的隔离,依然要离婚,只能说这些夫妻是非离不可的,特别赠送一个月的居家冷静期对他们的婚姻,没有一点延缓作用。
另外一种可能是,疫情导致更多人想离婚。24小时居家隔离,没有外出和社交的机会,也几乎不会发生精神和肉体的出轨,但申请离婚的人数依然增加了,再次说明出轨不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原来丈夫还有能以加班、开会、应酬,晚回家,还能避开承担家庭事务,妻子也会自动脑补丈夫忙碌的画面而承担更多照顾家庭的责任。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丈夫的一举一动都在眼前,丈夫依然习惯性的甩手掌柜、葛优躺玩手机,而妻子却要在抢菜、辅导作业、一日三餐的同时,还要多照顾一个等吃无用的丈夫,妻子是万万不能忍的。
也有很多夫妻因为疫情,看清了对方的下线,比如:丈夫单独吃完仅剩的食物,让妻子挨饿;妻子和婆婆都是医务工作者,家里的老公和公公因为不会烧饭,而无法照顾孩子饮食的奇葩事件,也在挑战女性在婚姻里的底线:妻子竭尽全力的身兼多职,成就了婚姻里男人的无能和寄生。
提出离婚的女性数量显著增加,76%的新案例来自妻子,而一年前这一比例仅为60%。这说明女性仍然承担着更高比例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男女家庭分工严重失衡。
2
两个月零距离的同一屋檐下相处,夫妻之间原来还可以有工作、娱乐休闲、其他情感支持系统的私人空间,被隔离居家压缩至零。两个人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几乎完全重合,即使原本关系不错的夫妻,也会在这没有距离作为氧气的密封空间里,感觉窒息和压抑,在无可替代的两个人关系里,任何一点矛盾都会无处可藏地显现出来。
心理治疗师罗南·斯蒂曼说,疫情破坏了“已经确立的、能够提供舒适、稳定节律的常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伴侣在感情之外“寻求其他形式的支持或激励”的机会就很有限,这会让他们处于压力之下。斯蒂曼说:“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困境,他们很难应付。就像积聚压力的压力锅一样,锅盖最终会破裂,夫妻关系也是如此。
与之相对的,也有很多期盼疫情早日结束,能够与身处异地、日夜思念的爱人相见的伴侣,24小时呆在一起的生活反而是他们羡慕的生活,足够大的空间和距离放大了他们对彼此亲近的需要。
亲密关系里,亲密和空间是一对同时需要,又相互矛盾的存在。
空间是关系里的氧气,太过亲近,就会感觉缺氧窒息;亲近是关系里的燃料,太远了,就会感觉孤单。
长达两个月居家隔离的伴侣缺少了氧气,关系里就亮起了红灯,原来潜藏的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此刻就变得什么都有关系。
而身处异地的伴侣缺少了燃料,如果在最需要对方时不能出现在身边,就会慢慢熄灭,这也是异地恋不容易长久的原因。
疫情之后的离婚高峰,就是关系里空间和亲近失衡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