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父母基本不给我零花钱。我家在小镇上开服装店,顾客的的更衣室就是我看电视的地方,于是我经常偷顾客钱,可“好景不长“还没干这行多久就放暑假了。
母亲把我送回了外婆家,在老家和表弟表妹们每天去池塘摘莲蓬、在小河里游泳、晚上捉知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母亲来接我,但是看着她凶神恶煞的样子,有种不详的预感,母亲把我拉到一边,盘问我:干这个的钱哪来的? 干那个的钱哪来的? 我骗她说是捡,她看我死活不招供,她说出了人证:我的发小。发小家和我家是两隔壁,他家也是卖衣服的,我出于好心给他分享了我的“取财之道”。
面对着妈妈的“审问”,我有点恨我的发小。现在长大了我感谢他的当时的“背叛”。
结局没我预想的惨,仅是口头教育,而且还承诺我:以后有需要的东西和零食,告诉妈妈,妈妈买给你。
但是之后,我想要什么东西,妈妈还是不给我买。我对妈妈失望了,但是之后我再没有偷过钱。
现在毕业快四年了也没存什么钱。这是为什么呢?
这让我想起了那块著名的棉花糖。
什么是棉花糖实验?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棉花糖实验(StanfordMarshmallowExperiment)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然而现在有疑问提出,自制力,而非战略策划能力(strategicreasoning),是否是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
讲棉花糖实验主要为了引出下面这个跟进实验。
2012 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这样一个设定:
第一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被承诺却未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却没有给孩子礼物;
第二组孩子在进行棉花糖测试之前经历过一次承诺被实现的情况,比如,有条件地答应给孩子一件礼物,后来条件满足了,孩子就真的拿到了礼物。
结果呢?第二组孩子表现出的自制力比第一组孩子长4 倍!因为对于第一组的孩子,现实生活教育他们,“马上吃掉”才是最佳选择,至于承诺的第二块本来就不存在!
“这也充分说明了大人的言行对于孩子的行为起到了很直接、很大的影响作用。大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平时怎么做,对孩子起到的示范作用有多大。现在的许多家长都是用嘴来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自己是怎样用行动来影响孩子的,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遵纪守法、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是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经意的流露出的满腹牢骚;或者对社会对生活玩世不恭的态度;或者是对某人某事表里不一的看法;或者随地吐痰闯红灯的不拘小节的行为,或者在烟雾弥漫的麻将桌上高叫“好好学习”等等,大人们想过没有我们的这些言行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怎样的作用”?
理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的技能。在“棉花糖实验”的跟进实验中,研究者发现,贫穷与自制力差有很大的正相关。这也很容易解释:贫穷意味着诱惑显得更多、更大、更明显。也就是说,即便在自制力实际上差不多的情况下,贫穷的个体与富有的个体相比,贫穷的个体也会表现得更差。
笑来老师说: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时间的感受不同。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说,等待 1 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0%;对一个 50 岁的人来说,等待 1 年,相当于等待他已经感受过的“一生”的 2% —难易程度之间的巨大差异可想而知。正如乔辛·迪·波沙达在TED上的讲演中提到的:告诉一个 4 岁的孩子要等 15 分钟才能享受他喜欢的东西,就如同告诉我们大人,“我们 2 小时后会给你送咖啡过来”。
理财最难的地方有两个:
对自我的把控
对风险的把控
对自我的把控就是自制力(自控力),至于对风险的把控也是可以习得的,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