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这5种家教理念,最容易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作为父母,没有人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人不希望将孩子教养好。

但是现在,在各种纷繁杂乱的教育观念及方式的干扰下,很多父母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们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和根本的教育理念,可以说都来源于《易经》。

今天恰逢六一儿童节,我们分享《易经》中的5个家庭教育理念,助你培养有出息、有前途的好孩子。

01

龙马精神—乾坤的教育之道

《易经》中有乾坤两卦。乾是龙,因为乾卦六爻都是龙。

坤是母马,虽然坤卦爻辞没有一个马字,但是卦辞告诉我们,”利牝马贞”。牝马就是母马,不是公马。

乾坤用在教育方面,就是龙马精神。

我们教自己的孩子,都是望子成龙,这个当然没有错,可是还要方法对才行。

其实,龙就是马,马就是龙,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坤中有乾,乾中有坤,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这一环搞错了。

如果参透了乾坤两卦,就会知道,做父母的,望子成龙应该是放在心里头的,不能说出来。

要教育孩子,应该先把他当马来培养。把他培养成良马,有一天他实力够了,飞上天去,那就是真正的龙。

如果一开始就把孩子当龙培养,整天只想飞上天,最后眼高手低,连像马一样在地上奔跑驰骋都不会,就是在耽误他。

02

严父慈母—家教宁严勿宽

《易经》里面的家人卦,是一个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的卦。

它告诉我们,父亲要严,母亲要慈,而且家教一定严。

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母亲跟小孩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母亲很严厉的话,这个小孩儿就会比较可怜。




幸好母亲比较慈,小孩子才会放心把心里话告诉母亲,母亲也能适时给予指导。

所以母亲要慈,但是父亲一定严。人总要有一个害怕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否则就无法无天了。

父亲一般在外面工作,在家里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在孩子心中是有一定距离和畏惧感的,最适合这个严厉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教育中,父母除了要扮演好各自不同的角色,还要通力合作,让小孩儿知道,这个家庭是有规矩的,所以家教一定要严。


宁可严不能宽。因为严了要放松很容易,但松了要紧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03

否极泰来—要从小接受磨炼

《易经》有泰否两卦。

泰在《易经》六十四卦里是第十一卦,而否是第十二卦,可见由泰入否太容易了,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由否入泰却太难了,因为六十四卦循环一周,否极才会泰来。

这个道理,如何用在教育孩子身上?

换句话说,一个人小的时候到底是吃点儿苦好,还是有机会享受好?

西方人主张让儿童过快乐的日子,中国人不是。

我们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磨炼他,只有这样他长大以后才会有免疫力,才会有抗压性,父母就不用替他担心了。

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吃好的、穿好的,万一将来吃不到山珍海味,只能吃糠咽菜的时候,他就很难下咽;

万一买不起丝绸,让他穿布衣,他就全身难受。如果小时候穿惯了粗布,将来穿什么都会觉得非常舒服。

所以做父母的要记住,从小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些磨炼的机会。

现在越愉快,越好过日子,不知道挫折是什么,将来一旦碰到什么问题,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化解。

现在越多磨炼,孩子将来处事越有章法,越会有大出息。

04

阴阳结合—父母要相互配合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理自然也适用于家教上。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尊重母亲是阴,母亲尊重父亲是阳,这阴阳一结合,就完全不一样了。

小孩儿不听话的时候,妈妈可以放心地对小孩儿说:”你再不乖,爸爸回来你就该挨打了。”

爸爸回来,妈妈要偷偷地告诉爸爸今天孩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让爸爸去处理。

母亲要在子女面前尊重父亲,树立他的权威;父亲要以母亲为重,常常告诉小孩儿不能气妈妈。

小孩儿不敢气父亲,所以父亲可以放心地跟孩子说:“你可以气我,你不可以气妈妈。”

而且爸爸还要告诉小孩儿:“妈妈每天那么辛苦,你还这样惹她,哪一天惹到爸爸不想工作了,专门在家里盯着你,你就该后悔了。”

然而现在的家庭不是这样,往往妈妈出卖爸爸,爸爸出卖妈妈,家庭也就变成叛逆团体,这还得了?怎么会家和万事兴呢?

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脉,如果不重新搞好,我们的后代就会很危险。

05


损上益下—全力付出必有满意收获

《易经》序卦传中讲到损益时,说:损而不已,必益。

这就好像否极泰来一样,损到无可损的时候了,就增益了,因为物极必反,这是必然的。

所以损卦之后,紧接着就是益卦。益,不是损人,而是自损的结果。损人是不利己的,必须要自损,才会益。

只有损上益下,最终才能互益互惠,这也是一种齐家之法。

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增益子女;子女长大后,回过头来去增益父母,两方都互惠,这个家庭就很美满。

很多父母,自己再艰苦,也要全力培养自己的子女。有些父母虽然自己不识字,却从小教育小孩好好学习,送他去进好的大学。

这就是自损,自损到最后,就会获益。

怎么获益呢?小孩争气,整个家庭都被别人看得起,就算没有物质上的改善,精神上也会获得很大的安慰。

何况小孩也是有良心的,看到自己的父母这么艰苦,还全力栽培他,心想有朝一日获得了成就,一定回来照顾家里面。

同时,他还会扩大范围,照顾乡里,让父母在自己的家乡有面子。

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大孝道。大孝道就是让父母因为自己而获得荣誉,这也是整个家庭的大福报。

大家从《易经》这个角度去看,就会明白,家庭永远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最温暖的港湾。

我们要先把自己的家顾好,叫作固本。把小孩儿培养好,这是长远的。

尤其是,家规要立起来,小孩儿就知道怎么样去约束自己,将来才会更有出息。

自己在家里面规规矩矩,到外面自然也会以身作则。

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我们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也才会越来越好。

晓溪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