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小草鱼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洋姜开花,草鱼回家”,这是一个人比较普遍的现象。每逢白露前后,池塘水花、寸片长起来的小草鱼将会面临一个“生死考验”。管理到位的池塘,一帆风顺,出现问题的池塘,全军覆没。由于小草鱼套秧比较容易收购,大部分养殖朋友对于苗种的管理比较粗心。但值得重视的是,苗种的管理和生长,往往决定着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成鱼的养成,体质的强弱决定着后期成鱼的养殖是否顺利。如何把好“白露关”是我们需要面临及重视的一个问题。

白露前后鱼苗死亡主要原因:

1、密度

从水花寸片到1斤十几个的小鱼,池塘的密度几乎翻了上百倍,同样的条件下,虽然鱼规格小,所占空间比例小,但过大的密度增加,对同池塘的鱼的体质起到很严重的影响。

2、长势

长势过快的鱼体质弱,不同品种基因调控的生长速度是一定的,短时间内生长过快导致各种营养失衡也决定了鱼体质下降。

3、病毒性出血病(GCRV)

草鱼出血病病毒在水温26-28摄氏度侵袭力最强,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草鱼难过白露关的一个关键。病毒不容易直接致死,但会降低鱼的抵抗力、免疫力,导致鱼体无法抵抗外界其他病原的侵害,最终导致继发感染其他病症加重死亡。提前预防,提高鱼体抗病能力是关键。

肠道有弹性,红肠明显


4、气泡病

白露前后气候变化频繁,温差变化大,池塘上层溶氧过饱和,导致气体进入鱼体组织器官,引起机械损伤,继发感染导致烂鳃、烂身、烂尾等症状。往往发病期,气泡病加大死亡的例子屡见不鲜,合理的使用增氧机曝气才是重中之重。

鳃部的气栓


5、细菌性败血症

水温下降,环境变化大,池塘底部积累的病原菌大量繁殖,感染体质较弱的鱼体,进而损伤破坏鱼各种组织结构,导致鱼死亡。

提前预防是关键:

1、控制密度及长势

存活率较高的池塘提早分塘,降低池塘密度;长势维持在20-30尾/斤,规格较大需及时减料或停料。

2、减料内服保健

提前预防,内服“LY-生命素+营养快线+鱼大四号+银翘板蓝根”提高鱼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3、保持良好的水质及底质

定期使用“福地安”改底,减少底部残留,抑虫抑菌;同时白露前后使用“碧水安”解毒,减少毒性积累对鱼体质的危害。

4、充分利用增氧机

晴天下午2-5点开机曝气,均衡上下水层溶氧,预防气泡病,同时配合“优肽”预防细菌病,减少病菌对鱼体的侵袭。

5、提前杀灭指环虫

水温下降到28摄氏度左右,指环虫容易大量繁殖,对小草鱼危害较大,提前杀灭减少虫体对小鱼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若发病期伴随指环虫发生,此时再去杀虫,则会导致死亡量加大。

综合来说,白露前后小草鱼死亡率较高,提前预防是关键,发病期保命是关键,提前减料或停料,增强鱼体质是核心,保持良好的水质底质是前提,打好小鱼草体质的基础,为来年的成鱼养殖保驾护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6月份放的水花、寸片,进入七月份大部分开始投喂破碎料,投喂量逐渐加大,苗种规格不断增大,池塘污染日积月累,环境...
    吴友华阅读 3,077评论 0 3
  • 随着气温的升高,池塘水质和底质的负荷慢慢加重,对池塘的管理重视程度也慢慢提高。但伴随着前期管理的疏忽大意,不合理的...
    胡钦阅读 2,237评论 1 3
  • “洋姜开花,草鱼回家”的季节到了 一、白露的气候特点: 1、最大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白天中午时炎热,但夜晚就会...
    渔智渔药阅读 995评论 0 0
  • 当一种依赖成为习惯得时候 亦好亦坏 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 凡事随缘即可 无需勉强 该来的自然会来 因果自有循环
    TST_乔阅读 272评论 0 0
  • 翻看一些书法帖,总会暗自偷笑:我们以为的惊天动地的书法作品,传世几百年,盖满收藏章的书法帖,却原来是烟火生活的小...
    Riptide_阅读 3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