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过一句话,说人的价值来源于你的消费能力。可能是我懂得太浅显,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并且也不赞同这句话,感觉它太过片面单一。
我觉得人的价值是获得和给予的结合体。你能够获得什么,你能够给予什么。这些从自己身上所受到的和发出的,才是这个人的价值。
我从社会上获得钱,并给予社会属于我的价值。
给予的东西越多,受众越多,我的价值就越大,东西并不仅限于钱。
张桂梅校长给予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所有的梦想期盼大山里的女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为国家做贡献。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校长让孩子们每天反复读。
价值的衡量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金钱一种,当然,如果没有金钱的资助,自然也没有张桂梅校长的学校的建立,可是如果没有她每天到处去筹善款,几十块甚至几块钱的积攒起来,被媒体报道,之后的善心人士进行捐赠,使学校建立起来。
日复一日的监督孩子学习,还有教学老师的坚持,还有孩子们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一切都是人努力之后的,天时地利人和。
我以前一直觉得,要努力挣钱,捐希望小学,要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因为我自己的人生就是靠读书而改变的,我想要帮助更多的人。
后来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我没有考虑清楚,在帮助别人之前,需要自己脱离泥沼,扶贫扶的是生活能力,更应该扶的是志,扶贫先扶志,有志必会脱贫,不管是经济贫困还是精神贫困。当然我现在想明白了。
对于希望小学,场所确实很重要,可是后期学校的运营更重要,之前看到新闻报道,很多古天乐捐赠的小学都荒废了。有好的场所得不到好的使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地方太过偏远,条件艰苦,不是很多老师都愿意去到大山里。所以师资难聘,好的师资更是不好聘。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山里的孩子接出来,可是与山里巨大差距的城市,会让孩子一下子冲击的无法接受,也许会有向往,也许会有自卑,都是难以预料的。
金钱必定不是衡量人类价值的唯一通道,只能说是,金钱是辅助人类实现价值的工具。
能够给予的越多,价值就越高。市场上是供需关系,你对于别人的需求,能够供给的越多,别人就会花钱购买你的供给,来购买你供给的人越多,你就越有价值。
人与人的观点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事情是不可替代的,换了个人也一样,只要流程对就行。有的人觉得,人是不可替代的,事不事儿的没事,我相信他这个人能做好,如果不是他,我就这事儿不干了。人有主观能动性,其实社会运行,人的作用一直是最大的。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由人经营。
做好”人”,做好”事”。人死一抔土,秦始皇都有人喷,何必在意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专心耕耘属于自己的价值赛道,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